畅叙乡情 缘结天下☞
涟水日报社微信平台☞
周俊兵 1969年出生,
涟水县徐集乡人,中医学博士,中药学博士后。
现任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基础医学院医史各家教研室副主任、
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坐诊专家。
1991年周俊兵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并留校任教;1992年参加江苏省省委扶贫工作组在沭阳县张圩乡扶贫一年,获“五好”工作队员、“沭阳县荣誉公民”称号。1997年获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学位;2002年获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学位;2003年进入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工作20余年的周俊兵,
擅长治疗呼吸系统
(咳嗽、扁桃体炎、支气管炎、反复感冒等)
消化系统
(各类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肠道泄泻、便秘等)
各类妇科疾病
(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痛经、乳腺小叶增生)
以及失眠、高血压、高血脂、面部痤疮等疾病的诊治。
已发表学术论文、论著30余篇(部),
主持及参加的省级、国家级课题十一项,
曾获江苏省优秀班主任、
南京市科协优秀学术论文奖等荣誉称号。
“刚开始我对中医并没有什么兴趣!”
周俊兵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从医经历。
“当初学习中医完全是我老妈的意思,
妈妈说学中医就不要值夜班了!”
周俊兵笑着说道。
周俊兵的妈妈是一位老师,
当年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
是妈妈给她填的中医学院。
上了中医学院后,
用周俊兵的话说:
“完全不能理解中医基础理论上讲的东西,
更别提有什么兴趣可言了。”
虽然没兴趣,
但医学院学生的考试既严格又频繁,
凭着惊人的记忆力和超强的理解能力,
每次考试周俊兵考的都不赖。
凭着优异的表现,
周俊兵毕业后被留校任教。
刚留校不久的她,
即跟着省委扶贫工作队去了沭阳县张圩乡扶贫。
周俊兵向记者讲了她扶贫时的一个小故事,
有一次,
一位女病人来找她看病,
经诊断是尿路感染,
药开好后女病人说没钱拿药,
并且还问有没有不要钱的药?
周俊兵绞尽脑汁想了有5分钟,
跟女病人说:“你等着,我给你去找不要钱的药!”
说完便跑到田埂上,
拔了一大把车前草,
回来嘱咐女病人回家洗净煮水当茶喝,
每天能喝多少喝多少,
连续喝一周即可。
没想到两天后女病人就跑来告诉周俊兵,小便时是不痛了,但实在不想再喝熬的那水了。“怎么办呢?这毛病不彻底治好很容易复发呢!”想到这,周俊兵灵机一动告诉她,再加个药引喝满5天就应该没啥问题了。女病人问:“什么药引?不贵吧?”周俊兵说:“不花钱,你拿自家的咸鱼每天放饭上蒸两块吃了,这就是药引。”看记者不解,周俊兵笑着解释说:“吃完咸鱼就会口渴啊,不就得多喝车前草水了嘛。”周俊兵接着说:“从那以后我才意识到中医真的很有用,学生都说我是个临床实用论者!”
而今,
除了为患者诊治外,
周俊兵还承担了不少教学任务,
为了培养更多的年轻人学习中医,
每次临床门诊她都会让不少学生围着学习。
“当医生是救人,做老师是育人,
这二者都是我的职责!”
这是周俊兵常挂在嘴边的话。
无论是救人还是育人,
周俊兵始终全身心投入,
始终保持着一份对中医的热爱和对身边人的关心。
信守道义、求真务实,
待病人如知心朋友,
这也是周俊兵的从医之道。
她常常与病患们谈心,为他们把脉,
为他们提供日常生活的卫生常识和保健常识。
诸多病人不顾路途遥远前来求医问诊,
还把她介绍给周围有需要的朋友们,
这都是对她的高度肯定和极大的褒奖。
谈到自己从医二十余年的感受,
周俊兵表示尽管辛苦,
但更多的却是一种成就感。
“每当看到患者在自己的治疗下康复,感到自己的付出被患者认可时,那种被需要的感觉,让我感到发自内心的愉悦,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这是任何东西都不能取代的。”说这话时周俊兵笑得很开心。也正是基于此,周俊兵一直在临床工作中活用中医经方、验方,力求发掘出更多的中医特色及优势,作用于一些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并努力为患者摆脱疾病困扰而不遗余力。
“中医是一个宝库,
有很多治愈疑难杂症的绝招,
我要尽全力让这些宝贵的经验传承下去,
为更多的患者服务。”周俊兵说。
师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医者救死扶伤的天使。
如今,
周俊兵每天都在中医临床
和高等教育事业的道路上行走,
在忙碌中切换角色,
虽苦虽累,
但她甘之如饴。
文:涟水日报全媒体记者若雨
天南地北涟水人原创稿件
转载请注明出处
你可能还喜欢
★在南京当老板的涟水人,为啥常找“借口”回家乡?
★这涟水人有大境界:“不买房,先帮家乡修路!”
★他的产品远销欧美,却把公司开到涟水!
★从“小裁缝”到首席讲师,这涟水人步步为“赢”!
★“蓉”归涟水,“乡愁”诗人享誉世界!
更多精彩内容点这里☞
更多涟水人物点这里☞
现有16万人的涟水大家庭,快加入吧
为他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