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
近日,:机制及其评估》一文在《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第12期上发表,全文2万余字。
01
论文内容
:机制及其评估》一文认为,,要求国际社会从全球治理的高度进行治理。文章认为,,至少存在霸权治理、国际组织治理、混合型治理、大国协调治理四种主要治理机制。,但仍存在一定不足。,文章构建了一个新的评估框架,即根据治理主体是否全面落实了基于后果性逻辑、适当性逻辑、情感与积习四种行为逻辑的治理措施,。文章得出结论,,需要推动相关治理机制全面落实基于四种行为逻辑的治理措施,同时增进各种机制之间的相互协调与配合。
02
发表意义
:机制及其评估》一文在《中国社会科学》上的发表,代表了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在反恐问题上的研究取得了突出进展。反恐问题研究,一向是中亚研究所独具特色、成果显著的三个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其余两个方向为中亚及上海合作组织研究、。近年来,中亚研究所在反恐理论研究上作了许多探索,、《外交评论》、《国际展望》、《国际安全研究》、《南亚研究季刊》、《东南亚南亚研究》等知名期刊上发表,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不仅如此,中亚研究所还就反恐问题为政府决策做了许多工作,多份咨询报告获得了多个国家部委的好评,、。
03
新闻背景
《中国社会科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并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期刊,1980年1月创刊(双月刊),2012年改为月刊,主要发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新和最重要的学术研究成果。自创刊以来,《中国社会科学》一直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被学界誉为我国最高水平的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据统计,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共刊发135篇文章,用稿率为1.77%,其中刊发国际关系类文章8篇;2015年《中国社会科学》共刊发128篇文章,用稿率为1.72%,其中刊发国际关系类文章3篇。
那么学术成就如此耀眼的曾教授又是怎样的人呢?
04
作者简介
基本情况
曾向红,湖南安化人,法学博士,现为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青年教授。
【主讲课程】《国际组织》、《国际法》、《国际关系前沿问题研究》(本科生),。
【研究方向】国际关系理论、中亚中东问题。
【部分专著】《遏制、整合与塑造:美国中亚政策二十年》(兰州大学出版社,2014年)和《世界观与国际关系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
求学经历
2000.09—2004.06 就读于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
2004.09—2007.06 ,获法学硕士学位;
2007.09—2010.06 ,获法学博士学位。
获奖情况
1、2006年11月获宝钢优秀学生奖;
2、2006年12月获兰州大学笹川良一研究生奖学金;
3、2008年3月获兰州大学笹川良一研究生奖学金;
4、2008年12月兰州大学首届研究生学术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
5、2009年3月获兰州大学笹川良一研究生奖学金;
6、2010年1月兰州大学第二届研究生学术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
参加和主持的部分科研项目
1、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反“”斗争的国际环境研究”;
2、。
3、;
4、;
5、主持国家社科规划版西部项目——“中东国家的社会变迁与社会运动研究”。
曾教授的学生们又是怎样评价自己的老师呢?放几张图自己感受下: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正是一代代如曾教授般不懈奋斗的兰大人,
才有了今日之兰大。
“你努力一分,母校就伟大一分”,
愿每一个lzuer:
今日你以母校为荣,
明日母校以你为傲。
来源 |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微信公众号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网站
编辑 | 张晓丽
责编 | 任钰
主编 | 肖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