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订阅
广州大学
了解更多资讯
《中国社会科学》在2017年第8期首篇刊发了我校广州发展研究院院长涂成林研究员的学术论文《历史阐释中的历史事实和历史评价问题——基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全文约24000字。
该论文认为,历史事实与历史评价既是历史阐释中一个恒久而常新的重要议题,也是当下我们建构马克思主义历史阐释学的基本前提。历史阐释的形成不仅涉及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的本体论互动关系,也涉及历史事实、历史逻辑与历史价值的认识论径路,涉及人们确认历史事实、建构历史评价的内在张力与动态平衡。建构唯物史观的历史阐释学,必须在坚持历史事实的客观性与先在性的前提下,注意克服历史评价的主观性、相对性和多元性的羁绊,寻求人类建立共同历史价值观、书写人类共同历史的可能。因此,历史阐释既是无限趋近历史真相的认识过程,也是共同建构人类精神家园的社会过程,最终确立人类认识历史、评价历史的共同尺度,寻求人类命运共同体最大价值公约数。
该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历史阐释何以可能?”,分析了黑格尔、马克思、克罗齐等思想大师关于历史阐释的论述,提出历史阐释并非对过去事实的简单复写或再现,而是研究与研究者所在的现实环境、价值取向和生活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的历史书写既是被发现、被阐释、被建构的过程,也是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的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和对立统一。该论文提出,要构建历史阐释学,首先要厘清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的相互作用和对立统一关系,这是历史阐释学构建的“本体论视域”;其次要考察历史事实、历史逻辑和历史价值等三个基本要素及相互关系,这是历史阐释学构建的“认识论视域”;最后要寻求历史事实和历史评价的内在张力的平衡点,这是历史阐释学建构的“方法论视域”。
第二部分“历史事实认定的逻辑性和价值性”,该论文提出,作为历史学范畴的历史事实,应该具备本在性、延展性、选择性、逻辑性等特征。本在性、延展性特征体现了历史事实的客观性,构成历史书写真实性的基础;而选择性、逻辑性特征则表征了历史事实的主观性特色,突出了历史书写中的主观因素,也体现了人类历史的某种不确定性。该论文认为,历史的逻辑性虽然不是历史事实是本身,却是对历史事实存在的确证。人类的历史阐释不仅包含历史主体对历史事实的客观认知(历史观),也包含历史主体对历史事实的主观性评价(历史价值观)。历史阐释的价值出场,既体现了人类历史书写的魅力和价值,也提醒我们注意人类的历史评价中所必然出现的主体化限制、多元化迷思、相对化困局等各种主观性局限。
第三部分“历史评价中的历史事实之锚”,该论文指出,历史认识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维度,一是历史阐释的客体性维度,亦即历史主体对历史客体的事实性判断;二是历史阐释的主体性维度,指的是对历史的道德判断或价值判断。该论文认为,历史评价的过程往往是多元历史主体介入的过程,这种多元历史主体从其本身属性及影响方式看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国家或集团的形式存在的历史主体,二是以个体或团体、流派等形式存在的历代史学家群体,三是人类历史地传承下来的历史价值体系。任一历史评价都须坚持历史事实的客观性、真实性,这才是历史评价的“航船之锚”。
第四部分“追问人类历史阐释的最大公约数”,该论文认为,人类梳理历史事实,寻求历史逻辑,进行历史评价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人类寻求共同历史的隐秘渴望,是要追问人类历史的最大公约数。该论文构设了中国学术界追寻这种“公约数”的三个路径和努力方向:首先,要消解西方中心史观的话语霸权,构建中国特色的历史自我意识和自主的历史叙事。其次,要重新回归到人类历史书写的本真与初心,实现历史的“真”与历史的“善”统一。最后,在重建人类历史共识的基础上,构建人类共有的历史图景。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最高端刊物,主要发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的热点性、普遍性、高端性学术研究成果。我校学者能在《中国社会科学》这样高端的杂志发表论文,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我校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取得的具体成效和进展。
微信编辑 | 麦玮琪
责任编辑 | 麦玮琪 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