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养成文学趣味,为什么必须从“读诗”入手?

喜欢诗词的朋友,对中华好诗词,和中国诗词大会这两档节目肯定都不陌生。

尤其是中国诗词大会,由央视10台进行录播,知晓度和传播度更大。

2019年2月14日,当陈更击败对手,一举夺魁之后,《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冠军终于诞生。尤其是“陈更和朱彤”超级飞花令那段神仙般的比拼,可谓吸睛全场。

在很多观众为其致以敬意的同时,也无不赞叹他们诗词量的积累。对比自身,难免自惭形秽。

陈更第一次登陆诗词大会的舞台,是2016年2月的第一季节目,在连续4次参加比赛,14次登台之后,终于折得桂冠。

她对诗词能有如此的造诣,一方面是爱好,爱的深沉;另一方面也是她极为广泛的阅读量。

在记者采访她的时候,在她的炕头放着一叠书,《浮生一日》、《中庸证释》、《二十四诗品导读》,不一而足。

这些常人难及的书目,在她看来确实必需品。这些书都是她从北大图书馆借来的,装在行李箱里,一路从华北拉到了陕西老家。

当提及“最喜欢的诗词”,陈更说,最先想到的是“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想到“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

她说,年少的时候,会喜欢那些漂亮的描写,精致的对仗,或是磅礴大气的排比句。但诗词读久了,越来越偏爱“悠远的感觉”。

她在许多场合提到,最喜欢的诗词之一是杜甫的《梦李白(其二)》,说的尽兴的时候,她甚至还用手臂挥舞着描述其中的意境: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诗词间不止有文辞的美,那字字玑珠的美感,第一眼就让人赏心悦目;当读懂它的意境,走进它的情景,那诗词间描摹的场景,何尝不令人身临其境?

且唐诗宋词,包罗万象,仅唐诗就有4万8千余首。不同的诗词间,还有更多层面的人生哲思和生活感悟。

无论是外卖小哥雷海为;“00后诗词美少女”武亦姝;“北大女博士”陈更;“阅读推广人”王子龙等,都是熟读诗词,不断积累,才有了在诗词大会舞台上的光耀夺目。

回想第三季冠军,雷海为没有多余的钱买书,为了能读诗,就到书店把诗背下来回家再默写,就这样积累了八百多首诗词。正是这份坚持,13年后,他终于在央视舞台绽放了自己。他说:我当时读诗,纯粹是出于对诗词的热爱,去读、去背,去感受古人的思想感情和意境。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简单的文辞间,仿佛春风一般,吹开了人心间的诗心。

还记得美学大师朱光潜曾说过:“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

以上这些诗词冠军们对读诗词的感悟,也许就是对朱光潜先生这句话最真切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