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则天:两首小诗,两次人生的大转折

“雕虫真末技,潦倒负平生。”这是明代诗人张含的自嘲之句。诗词歌赋往往被人称为雕虫小技,干大事者不屑而为之。

历代帝王,做得了诗词家的,大多做不了政治家,如陈后主、李后主、宋徽宗等等。

但是也有一些君王一生诗作极少,却一鸣惊人,流传千古。如项羽《垓下歌》、刘邦《大风歌》、曹操《龟虽寿》,都是顶天立地的杰作。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一生诗作不多,但有两首诗,却在人生的节骨眼上帮助她改变了命运的走向。

我每天思绪万千,身心憔悴,神情恍惚,连红红绿绿都分不清楚了。这样的情状都是因为你的存在。若是你不相信,那就打开箱子,看看我的石榴裙吧,那上面的斑斑泪痕就是我相思的明证!

短小精悍的四句话,却用了许多遣词造句的行文技巧。

首先,巧夺先声。不按套路出牌,开首就渲染一种恍惚和憔悴的迷离之态,以突出“忆君”两字。

其次,巧用夸张。“看朱成碧”,把红的看成了绿的,不是因为色盲,而是因为思虑过度,情绪低落。

“看朱成碧”并非女皇首创,最早见于南朝诗人王僧孺的《夜愁示诸宾客》,“谁知心眼乱,看朱忽成碧”;后来李白也用过:“催弦拂柱与君饮,看朱成碧颜始红”。但是都没有武则天的这句用得细腻贴切,扣人心弦。

最后,巧用例证。抒情尽管感人,总给人一种夸饰的虚无感。所以后两句,诗人笔锋一转,化虚为实,你不信吗?那就看看人证物证吧。

当年湘妃思念瞬,泪珠滴于翠竹,镌刻成了千年泪斑,而今,石榴裙上残留的,也是我对你生生不灭的相思啊。

真切的情感,伤心的倾诉,略写埋怨的娇嗔,千种相思,万种柔情,杂糅于小字红笺。此时此刻,读诗人,故事的另一个主人公又会是怎样的感觉呢?

则天皇帝原名武媚娘,还是唐太宗李世民赐的号,年轻时候,她是太宗宫里的一个小才人。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去世,媚娘和所有没有生育的妃子一起被送进了皇家寺院感业寺。

在那里,她度过了四年晨钟暮鼓、青灯古佛、面壁修行的比丘尼生活。如果没有这首诗,这样的日子她将过上一辈子。

“武则天十四岁入宫为才人,太宗李世民赐号武媚。而后太宗崩,居感业寺为尼。高宗李治在寺中看见她,复召入宫,拜昭仪。”

李治和媚娘在共同服侍太宗的时候结下了超乎寻常的男女情谊。太宗崩后,两人却一个登了万人之上,一个落在红尘之外,进入云泥之境。如果没有诗,拥有三千佳丽的李治怕是很难想起曾经的知心爱人武媚娘了。

传说,忠厚敏感的李治看到这首诗的时候感慨落泪了,当即冲破禁忌,将武媚娘从感业寺接回,并赐予昭仪身份。

于是,这首诗帮助她改变了人生的轨迹,顺利地促成了武媚娘命运的第一个转折。同时,从这首诗的字里行间,我们看见一代女皇果敢杀伐的背后,柔情似水的侧影。

明日本皇要去游览上苑,给我十路金牌,火速向春神发出昭告。所有的花必须严阵以待,连夜怒放,不准姗姗来迟,等到晓风吹拂才懒洋洋开放。

与其说这是一首小小的绝句,还不如说是一道霸气侧漏的诏书。

首先题目霸气。题目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腊八节游上苑。中间三字“宣诏幸”则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宣诏,昭告天下;二是临幸,亲临此地,字里行间,透露出无与伦比的皇家贵气。

其次措辞霸气。“火急报春知”,“火急”二字写出宣诏的速度,十万火急;“花须连夜发”,“连夜”二字,写出了宣诏的力度;“莫待晓风吹”,“莫待”二字,写出了宣诏的效度。“三度”合一,显出的是碾压天下的帝王权威。

第三想象霸气。从内容来看,这封诏书是颁给天界的司春之神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异想天开;从时间看,这首诗写于天寒地冻的腊八节,正值百花最为凋零的时节,诗人命令百花齐放,这又是一种异想天开。在双重的异想天开的共同作用下,使得这首诗充满了主宰一切的浪漫主义雄风和豪气。

这样的豪迈霸气的诗作,百花之神又该如何应对呢?

唐代计有功的《唐诗纪事》中对这首诗的背景作了如下描述:

“天授二年腊,卿相欲诈花发,请幸上苑,有所谋也。许之,寻疑有异图,乃遣使宣诏云云。于是凌晨名花布苑,群臣咸服其异。”

从文中得知,写这首诗时,女皇登基第二年。江山不稳,群臣浮躁,图谋推翻她的人事时有发生,而腊八事件也是隐藏着不可告人的阴谋。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女皇写下了这首诗。

当天晚上,宫中御史在上苑花园焚香烧纸,将诏书化作风烟传告天神。不想第二天,群臣们前来游园赴约的时候,真的看见了群花怒放的奇异景象。于是,上下折服,认为上天也偏向于武则天,都不敢轻举妄动了。

诚然,这个记载必定有许多传说的成分,但是从这首诗中,女皇卓尔不群,君临天下的霸气已经尽显无遗,她也正好借这样的诗树立权威,驾驭天下,完成了她人生的第二次蜕变。

诗言志。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但皆是表达思想和情感的物质载体。严格地说,武则天并非诗人,但是她却通过两首披着文学外衣的小诗顺利度过了她政治生命的两个关键节点,不能不说是文学的社会功能性的最大发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