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杜甫草堂,他们唱起苏轼的《定风波》

7月16日,杜甫草堂古谱诗词深度研习活动开营仪式在仰止堂举行。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的大、中、小学教师以及在校大学生50多名研修学员,参加为期6天的线上线下集中培训,系统接受古谱诗词训练。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歌诗”传统,从《诗经》《楚辞》到汉乐府,再到唐诗、宋词、元曲,很多都有传谱,可以吟唱。为了让这些散落在古籍中的珍贵文化遗产复活,培养古谱诗词传承人才,杜甫草堂古谱诗词深度研习活动让古谱诗词走进校园,让这一“冷门绝学”热起来。

研习活动发起人、上海音乐学院研究员杨赛向学员们介绍了工尺谱的来历及识谱方法,按文学史的主线介绍了上古歌诗、《诗经》、汉乐府等阶段的主要古谱诗词佳作,并带领学员们演唱了《击壤歌》《南风歌》《沧浪歌》等上古歌诗,及《诗经》里的《玄鸟》《关雎》《伐檀》等作品。

开营仪式当天,成都突如其来的一场暴雨带来清凉,宜宾学院文艺学部诗乐吟唱组表演了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恰与学员们冒雨相会的心境相映。南海佛学院的陈芙格玥表演了琴歌《鬲溪梅令》,河南财政金融学院的樊宵英吟唱了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歌声引来诸多游客驻足聆赏。

这是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为纪念杜甫诞生1310年系列活动之一,由上海音乐学院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古谱诗词项目组、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上海大学中华诗词创作研究院、兰州大学诗乐文化中心、上海歌舞团、宜宾学院等联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