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675年~约750年),字伯高,一字季明,汉族,唐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开元、天宝时在世,曾任常熟县尉,金吾长史。以草书著名,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称为【三绝】。诗亦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之一。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书法与怀素齐名。性好酒,据《旧唐书》的记载,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时称张颠。实也说明他对艺术爱好热狂度,被后世尊称为“草圣”。《山行留客》是其代表作。
(2)分析诗句“莫为轻阴便拟归”所蕴含的哲理。
(1)“弄”本意是“卖弄”,而在此却有“起舞弄清影”中的“弄”之意,一个“弄”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林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
在阳光下的山姿物态变幻莫测,不要因为天色转阴就要回家。即使是天气晴朗无雨色,高山深处的云雾也会润湿衣服。
这首诗紧扣诗题中的“留”字,借留客于春山之中,描绘了一幅意境清幽的山水画。
在春天的明媚光色中,群山也焕发了容光,众物也在春天展示出自己多姿多彩的方面,这一切都构成了春天的光彩。在这种美景艳阳天中,些许天气的阴晴变化又算什么呢?那空山幽谷,云烟缥缈,水汽蒙蒙,露浓花叶,即使是晴天也会沾湿衣服,来客不必因为天色微阴怕雨就罢游而归。诗虽短小,却景、情、理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全诗虚实相间、跌宕自如,词浅意深、耐人寻味。
此诗围绕着挽留到山中来访的客人,赞美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语言质朴,意味深长。客人到山中来时,正是春和景明的时候,自然之景美不胜收,草木发荣,飞鸟欢唳,云雾舒卷,溪涧迸溅,都在春光的笼罩之下斗妍争奇,是一种粗略的山关美景。一个“弄”字,又把山中之景细致精确的表达了出来,这是因为“弄”的本意是卖弄,而在此却加以引申了,有“其舞弄清影”中的“弄”之意。
客人看到天边阴云渐涌,怕逢天雨。“拟归”就是打算回去。此时景色还未看尽,可阴雨却又将至,主人该怎样来挽留宾客呢?他说:“不要因为有点阴雨就打算回去。”接着又说:“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瞬间意境打开!
首先,春天雨水多,山中云雾缭绕,空气湿润,山中的游客从“云”中出来时衣服就已经变的湿润润的了。其次,是在对客人进行挽留。你怕下雨吗?下雨不过是把你的衣服打湿而已,在这山中,即使是晴天也不会让你的衣服干着,那么你又何必害怕下雨了?留下来吧!何不欣赏欣赏这雨中美景呢,可是别有一番风味啊!
其实这首试只是从“雨”道来,而发散开去的却又富含哲理。人们看事物不能只看到一面(如只看到下雨),却没看到其另一面(晴天也有“雨”)。那么,这么一发散,着两句就给人以更深的哲理,其意义早以超出山中之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