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1655-1685),本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文采出众,文学成就以词为最,以小令见长,被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推为宋后第一真词人。他的词清丽婉转,不事雕琢,朗朗上口,颇多伤感情调。《长相思・山一程》就是一个典例,这是词人众多小令词中的传世名篇,抒写词人羁旅关外,思念故乡的孤寂情怀。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榆关: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千帐灯:皇帝出巡临时住宿的行帐的灯火。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将士们不辞辛苦地跋山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故乡是多么的温暖宁静呀,哪有这般狂风呼啸、雪花乱舞的聒噪之声。
清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康熙因云南平定,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纳兰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纳兰对京师中家的思念,写下了这首词。
这首词作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词人作为侍卫跟随康熙从北京赴关外盛京(沈阳)途中,出山海关后,塞外风雪凄迷,恶劣的天气引发了作者对故乡北京的思念。
上片写行军长途跋涉的情景,“山一程,水一程”写一路上的风景,山水相迭,一程接一程。两个“一程”重复出现,形象地展现了山水相连、回环往复的情景,写出了路途的艰难遥远,衬托出对家园的留恋。“身向榆关那畔行”向榆关那边行进,点明了行进的方向。此处说“身”向榆关,而非“心”向,暗示“心”向京师。“夜深千帐灯”一句,写的是夜晚宿营于旷野的情景:漆黑的旷野上,一座座营房,灯火熠熠。“千帐灯”是虚写,以点灯的数量表现出行军队伍的庞大,场面蔚为壮观。为什么夜深了,还有那么多营火闪烁?这就为引出下片的“乡心”蓄势。这句既是上阕感情酝酿的高潮,也是上、下阙之间的自然转换。
下片抒情,写驻地风雪交加,交代了深夜不眠的原因。“风一更,雪一更”连用两个“一更”,与上片相呼应,写塞外风狂雪暴,彻夜不停,表现了塞外环境的苦寒。词人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夜不能寐。“聒碎乡心梦不成”写风雪声吵得我乡心碎乱,乡梦难圆。由写景转为抒情,写风雪声分外刺耳,搅得词人饱含思乡之情的心都碎了,就连做个思乡的梦都实现不了。聒”字用得很灵脱,既写出风雪之急,又表达出作者对暴风雪的厌恶之情。尾句“故园无此声”故乡是没有这样连绵不绝的风雪聒噪声的,当然可以酣然入梦,直截地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全词语言浅白,不事雕琢,朗朗上口,富于韵律之美,确为小令中的上乘之作,值得一读再读。
(1)这首词上下两片的开头,“一”字反复出现,试分析其表达作用。
答案:这是一种反复的修辞手法。上片“一程”的反复,写诗人跋山涉水,一程又一程远行,表现了旅程的艰难曲折,遥远漫长。下片“一更”的反复,写塞外风狂雪暴,彻夜不停,表现了塞外环境的苦寒。
答案:聒,喧扰、嘈杂之意,写暴风雪搅扰得人彻夜难眠,美梦难成。既写出风雪之急,又表达出作者对暴风雪的厌恶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