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历来是文人墨客的情感寄托,人尤甚,李白更是以“斗酒诗百篇”名扬天下,他常以甘醇可口的美酒为寄托,做了大量的反映心理情绪的诗。这首《嘲王历阳不肯饮酒》便是。
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
笑死了陶渊明,就因为你不饮杯中酒。
你真是浪抚了一张素琴,虚栽了五株翠柳。
辜负了戴的头巾,我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历阳,唐代郡县,治今安徽省和县历阳镇,因“县南有历水”而得名。当时李白访问历阳县,正值大雪纷飞,县丞设宴招待李白,李白席间频频举杯,赞赏历阳山美、水美、酒美,可惜就是人不“美”――没有人陪他喝酒。于是席中赋诗《嘲王历阳不肯饮酒》,豪情万丈,景象怡人。从此诗可以看出李白的心中的偶像是五柳先生陶渊明。他嘲笑王历阳表面上以陶渊明为榜样,可是喝酒不痛快,徒有虚名。“浪”、“虚”、“空”三字用得巧妙,传达出嘲讽及激将之意,充分显示了李白的冲天豪气。
1. 下列对这首诗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王县丞不喝酒,简直要笑死陶渊明:李白对王县丞的讥笑很是风趣。
C. 颈联意在说陶渊明如果不喝酒,那也是浪抚了一张素琴,虚栽了五株翠柳。
D. 尾联两句既是通过用典来嘲笑王县丞,也是以激将的方法劝他痛快饮酒。
2. 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有着李白极为鲜明的个性特色,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解析】C项,“意在说陶渊明如果不喝酒,那也是浪抚了一张素琴,虚栽了五株翠柳”错误,“意在”二字违背了题旨,“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意在嘲笑王历阳表面上以陶渊明为榜样,也抚琴栽柳,可是喝酒不痛快,徒有虚名,用意不在陶渊明。故选C。
2. 诗歌语言具有极为鲜明的李白的个性色彩。语言风格豪放。“浪”“虚”“空”三字用得巧妙,传达出嘲讽及激将之意,充分显示了李白的冲天豪气。多用夸张,说雪花比手掌还大,“笑杀”陶渊明等,有很强的感染力,增强了豪放感。用语质朴自然,不事雕琢。地“白”而风“寒”,都是寻常用语;“一张琴”“五株柳”虽然是用典,也如同随口说出,毫不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