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要介绍的这位女诗人,名叫李冶,又名李季兰,她与薛涛、鱼玄机、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
李冶出生在一个富足的人家,父母皆是饱读诗书之人,她容貌俊美,天赋极高,从小就显露诗才。
六岁那年,曾写下一首咏蔷薇诗:“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她父亲认为此诗不祥:小小年纪就知道待嫁女子心绪乱,长大后恐为失行妇人。
后来,父亲狠心将十来岁的李冶送到了玉真观修行,希望道观的无欲无求能让女儿修身养性。但成为女道士以后,她依然潇洒度日,专心翰墨,生性浪漫,爱作雅谑,加及她又善弹琴,尤工格律。
才名在外的她,与当时多名才子相交莫逆,情意相合。
李冶的诗以五言擅长,多酬赠谴怀之作。刘长卿对她的诗极其赞赏,称她为“女中诗豪”。
她的《寄朱放》、《送阎二十六赴剡县》等诗一扫从来女性作家的羞涩之态,坦然男女社交,在其后千年的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贞元年间,唐代宗李豫得知她的才华,特地召她赴京入宫。可在公元783年发生了“泾原兵变”的叛乱,将领朱泚称帝,改国号为汉。
李冶被抓,朱泚要求她做诗一首称赞自己的丰功伟绩,李冶为了保全性命,不得不写下赞扬朱泚的诗。
公元784年,唐德宗收复失地,而李冶因为给叛贼写诗,被安上了谋逆的罪名,最后在乱棍下香消玉殒。
今天我们要读的这首诗,只有短短二十四个字,却是一程生命由盛及衰的花开花落,道破了人生的真相。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此“至”字在诗中反复出现八次,故题名“八至”。
此诗由远近东西至深浅清溪,再至高明日月,又至亲疏夫妻。语言淡致,平白如话,但平中见奇绝。层云叠嶂,前三句过后,才显出最后一句峰峦。
“至亲至疏夫妻”这话满是饱经人事的感觉,比一般的情诗情词要深刻得多,可算是情爱中的至理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