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年间,广州西关杉木栏街(后来改称杉木栏路)作坊精制的木雕,这里曾经一度是珠三角木雕业的中心。
杉木是南方特色的制材,它生长速度快,又耐潮湿,特别适应南方多雨多虫天气。杉木栏路的名字,今天仍然保留,当然路上不再有任何的木材店,连一丝影子都找不到。不过在乾隆之后,这里一直是与建筑木构件有关的商业中心。这条街上曾一度密布数十家以建筑用杉和木雕为主业的店铺,所以路面也叫杉木栏,栏在粤语中就是集市。
广式木雕
杉木栏的店铺,分为建筑用材与木雕两大类。
木雕业,流行用杉木或者樟木,雕刻成各类的祭祀和生活用品,祭祀类包括供桌,钟鼓架子,牌匾等等。生活类则为屏风,花罩,门窗等等。值得一说的是,清代的民居风俗,凡是家居装饰,雕花一律不用人物,只有祠堂或者庙宇的装饰上才用人物形象,大概是迷信的原因,怕家里的装饰会惹鬼。
至于建筑用材,讲究的是“杉骨”,即一棵大型的杉木,削去外皮,只留下大约直径的一半左右,这部分的材质最坚固硬朗,蛀虫轻易咬不动,所建的房子百年不坏,当然,价格也比普通幼年杉木贵一倍以上。
广式的木雕与潮式差别不大 ,只是表现在气派上更加大气粗线条一些。雕刻完备之后,先髹一到两层红漆,再贴上真金箔,可保百年以上不变色脱色,所以港澳的古庙之中,这种金色木雕只是蒙了一层香火的尘埃,原色还是那么耀眼。想象一下,一百年前你来到杉木栏,从店堂里面看去,太阳从明瓦投射进来,鲜红衬着金黄的一排排木雕,真是令人神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