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态度 有温度 全网青年都在关注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央(ID:gqtzy2014)综合整理自中国青年报(ID:zqbcyol )、紫金山视频(ID:gh_0fb7109401b3),澎湃新闻、华西都市报、北京时间、大河网(记者 张楠),,梨视频等
与往年的各种高校“纪念品”相比,
今年毕业生收到的礼物格外用心,
有人已经“提前”收到了毕业礼物,
你最喜欢哪个?
最甜蜜:校园新地标:“情话阶梯”,毕业生来此合影留念
“哎,同学,你东西掉了。什么?我呀!”“我要表白学校的后勤人员,阿姨辛苦,叔叔辛苦了。”
来源:CDTV—5 成都全接触
近日,成都理工大学香樟食堂门前的“情话阶梯”悄然走红。520句表白学校、老师、同学的情话,贴满了食堂外的阶梯。
“情话阶梯”是在“520”节点推出的,“我们想说在520这天,不仅仅可以对恋人表白,对学校、老师、家长、朋友等同样可以表白。”外国语学院的伊然和蔡姝敏拿着毕业论文来到阶梯前,仔细找了阶梯中部的位置,坐着留影,“网红”告白阶梯俨然已经成为毕业生合影的必选地点了。
最感人:父亲写给女儿的书
据梨视频报道,重庆工商大学的教授徐世伟历时一年,给女儿写了一本名叫《不要假装读大学》的书。
问其写书的初心,徐教授谈了两点:一是作为毕业礼物赠给女儿。
二是凭借自己的高校经验积累,结合对高中学生学习状况的了解,对这个阶段的学生提出建议, 希望他们能把握好四年的大学时光。
书里的内容很丰富,涉及做人的修养、论文的指导、职业的选择等,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参考。
谈及书名,在徐教授眼里,那些为了拿大学文凭,浪费时间的同学就是在“假装读大学”。
他还认为,“只读书是不行的,必须要有智慧,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徐教授作为一名老师、一名父亲,和众多父辈人一样,也遇到了“代沟”。他说:“两代人之间沟通是比较困难的”。他希望以自己的前车之鉴,告诉孩子“这是弯路”。
后来发现,“孩子不一定听你的,你还是不得不让她走”
他希望能以“理解、引导”的方式教育孩子,“路还是他们自己走”。
都说父爱如山,在徐教授的身上,也看到了中国父亲的缩影。一位父亲的用心良苦,一位老师的谆谆教诲,可见一斑。
最感动:辅导员手绘94幅画赠毕业生
在漫长的大学生活中,除了舍友,
陪伴我们最长时间的莫过于辅导员了。
前段时间,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一女辅导员
因手绘了94幅画赠毕业生,
走红网络。
辅导员吴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全部是手绘,94幅画每一幅都不一样,明信片后抄的是论语,起一个警醒督促的作用。”
赠给学生就是希望“日后他们在回想起来的时候,觉得有人在惦记着他们”
除了手绘画,辅导员还制作了火车票,书签、折纸玫瑰等礼物。
据@河南日报 报道,明信片和书签都是定制的,折纸玫瑰代表热爱,车票代表祝愿,信笺上写的是自己的感受和想对学生说的话。
收到礼物的学生还专门发动态感慨:“三年了,时间如梭,回想过往,那些熟悉的面孔,熟悉的场景,一幕幕在脑海浮现。是啊,该毕业了。”
最用心,学霸的“阅读报告”证书
临近毕业季,
南京理工大学的毕业生们
收到了一张特殊的证书:
“阅读报告”上有着
历年在图书馆借阅书籍的册数
以及入馆总次数,
这位孙同学的阅读报告就显示,
在他读博期间共借阅图书676册,
进馆629次,
是学霸本人了 !
孙同学表示:
这份读书报告,
不管对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非常有意义,
是对我们学习过程的一个认定。
网友纷纷表示,
真是很有意义的证书,
别人家的学校从来没让人失望过……
哪份礼物感动了你?
你的毕业礼物是什么呢?
评论区,等你
第10期 | 沧州市委员会供稿
视频:《禁燃》公益宣传片
欢迎转发点赞
转载请联系授权
▼点击查看更多文章
折腾!
校 审 | 吴 笛
编 辑 | 曹雅静(河南师范大学团委)
目前50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点击查看更多文章
折腾!
校 审 | 吴 笛
编 辑 | 曹雅静(河南师范大学团委)
目前50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