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你莫属|洪老师教你写论文——好题1、2、3

论文二三事

你还在为写论文而发愁吗?

请到这里来,了解一二!

学问林致力于孩子的现代化学习与未来化发展

数学在线学习平台|传播前沿教育理念丨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好题“一、二、三”

——教学论文选题特点例谈

(本文发表于《小学教学》2017年1月刊)

我们在提笔写作时,时常会遭遇“无米下锅”的困境。选择怎样的内容入题是起写作之意后碰到的第一个难题。题好文一半。选题是写作的开始,也是最为重要关键的一环。在我们的教学实践和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事件,引发了我们一些思考。可写的内容看似不少,但却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入题。好的话题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好话题具有创新性

于新,是否具有创新性是选题的重要标准之一。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提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或者新的教学见解具有较大的难度。我们擅长的是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案例,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这其中常常能发现一些别人所不知晓的新内容。或是对教材文本的新的解读,或是教学设计的新的突破,或是对学生学情的新的认识,等等。这些“新”发现都是入题的好材料。

 我曾执教三年级上册《认识小数》一课参加赛课活动。在备课过程中,我在这节课的教材解读和教学设计上都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在教材解读方面,原以为三年级学生初步认识小数时,离不开“量”的支撑(课本例题便是以“米”和“元”为依托认识小数),在深入解读课本例题以及相应练习题之后,我们发现三年级对小数的认识仍然要经历从“带量”到“无量”的抽象过程,这也是对三年级“认识小数”的教学要求,也是“数概念”认识的必然走向;在教学设计上,我们重视了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从“元=0.1元”到“米=0.1米”,进而认识其他小数的过程;教学过程中,我们重视引导学生将小数纳入原有数系,实现了新旧知识的重构。比赛结束之后,我撰写了多篇文章,既有这节课的磨课心路,也有教学实录、案例反思等。这些文章后来陆续发表,其价值大概就在于磨课中产生的新思路、新发现,具有一定的新意。

“新意”具有时效性。可能在这段时间还觉得很有新意的话题,过段时间就已经被大家所熟知,失去了“新鲜”味。从事教学工作与研究的队伍很庞大,大家都在尝试教学创新,要从中找出一些“新鲜点”已然不易,要保持其新鲜度更是困难。因此,我们的研究要快人一步,但凡有一些新的发现、新的思考就要及时成文,尽快出炉与大家分享。有时候稍一耽搁,就会发现各种观点相似的文章已经见诸报端,自己“藏着”“掖着”的具有新意的话题,也就失去了成文的价值。

“新意”具有局域性。一个人视野的广度与自己的阅历息息相关,每个人的见识都是有限的。因此,自己所认为的“新”未必就真的具有了较大的创新性。我曾经听过一节《找次品》的数学课,听课之后深有启发。我为执教者创新的教学设计所折服,听课完毕之后立即写了一篇教学赏析的文章,并且自己对这篇文章颇为满意。可这篇文章几次投稿均“泥牛入海”,失望之余我不免心生疑惑。当我把这篇文章交给师傅修改时,师傅给我了这样一段回复:“文章条理清晰,具有一定的可读性,就是所谈的内容缺乏一些新意。”原来,自己以为的“新意”其实并不新,只不过因为自己对这方面研究得少,自以为“新”而已。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学习,站得更高一些,视野更广一些,不仅有助于我们发现“新”的题材,而且能使我们的新发现真正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另者,在确定话题提笔成文之前,可以就即将撰写的话题内容进行一次“文献综述”,看看关于这个话题别人已经有哪些研究成果,自己的想法是否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做好文献综述,可以避免我们进行重复研究,少做一些无用功。

二、好话题具有指导性

要成为一名好的作者,首先应该成为一名好的读者。在写作之前,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一下,自己喜欢读怎样的文章。抛开文笔之类的因素,我想,文章能吸引读者的重要原因应该是其指导性。好的选题能带给人不一样的启发和体悟,使读者阅读之后产生进一步深入的思考,或开启不一样的教育视界。

杜海良老师在《小学教学》20164月刊上发表了《如何使“空间”不“空”——谈小学数学“体积”概念的教学》一文,读罢此文,让人深受启发。在教学“体积”这节课时,一线教师大都忽略了对“空间”的感悟。殊不知,“空间”正是“体积”概念中的核心内涵,也是学生难以理解的部分。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空间”,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体会和理解,杜老师在这篇文章中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和回答。这样的选题,对一线教师具有强烈的指导意义,可以使读者在阅读之后产生深入的思考和强烈的共鸣,并在教学中有所助益。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随着教学交流的日益密切和频繁,身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对于其他地区的教材如何编排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也渴望着通过不同地区教材的对比获得新的启发和思考。施银燕老师曾撰文《美国加州教材立体图形部分的编排特点与启示》,在文中为我们介绍了美国加州教材第二阶段立体图形的内容、结构和教学方式,展示了美国加州数学教材的一隅,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美国数学教育的窗。这个选题无疑对一线老师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选题时,如果考虑了主题内容的指导意义,就能使文章具有吸引读者的力量。在对某个选题犹豫不决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如果我看到这样的文章是否会有阅读的兴趣。这样的换位思考,往往能帮助自己考量选题的指导价值。

三、好话题具有感召性

好的选题具有一种人文情怀,能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感召力。教育教学文章并非冰冷、没有温度的文字,相反的,在阐述一种教育观点、描述一个教育事件的过程中,自然带有作者对教育的感情、对学生的关爱。无论是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或是随笔,都应该传递一种正能量,使读者从中获得情感力量。

我们身边不乏充满师爱的好老师,她们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发生了许多或有趣、或感人的事件。当老师们把这些充满着人情味的小事件诉诸笔端时,往往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我在阅读期刊时,被《幸遇“白血病”》这个标题所吸引。文章讲述了这样一段故事:一位老师因芒果过敏导致脸部肿胀,班里的问题学生小奇误以为老师得了白血病,写了一张小纸条关心老师。老师抓住了这个教育契机,让小奇每天到办公室帮她涂抹药膏。涂抹药膏的时间成了师生相处的美好时光,师生之间的感情因此亲密了许多。在师爱的感召下,小奇一点点地进步着,不再是令人头疼的问题学生。这是一位爱学生且充满着教育智慧的老师。她善于捕捉教育契机,抓住了师生交往中的小事件,润物无声地改变着原本令人头疼的孩子。这些教海里的满溢温情的小浪花时常在生活中呈现,只待有心的人去采撷,并将之入题成文。

我们在选题时,时常会从教学本身入手,较少关注到教学之外的一些方面。我曾经读过一篇题为《“暖化”教师语言,营造课堂安全感》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着眼于课堂安全感的营造,从教师语言的暖化入手,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这是一个大家比较少关注的话题,同时又是一个具有人文情怀的话题。我们在关注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时常会忽略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媒介,语言的表达对学生的学习安全感确实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样的选题,既让读者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关注点,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关爱学生的情感。

一位对教育充满热爱、对学生满怀感情的老师,他(她)的眼光便能时常落在各种不为人所关注的细节上,他(她)的文章里也会散发出浓郁的情感芬芳。文章里有了情感的流动,便容易以情动人,扣人心弦。

好的选题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开始。愿我们都拥有一双“慧眼”,能洞悉入题的好材料,寻得有新意、有价值、有意义的好内容,使写作灵感如汩汩而出的泉水绵延不绝,不再为“无米之炊”所困。


    福利:中小学语、数、英开学必备的教学资源集锦!

100节语文经典课+200节数学经典课+70节英语经典课!


  声明:本文获作者授权发布,欢迎转发分享。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学问林|一个值得你关注的、永久免费的在线学习、教育资源分享的专业平台!

得不错,请分享,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