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你莫属|洪老师教你写论文——让行文更美一些

论文二三事

论文怎么写?

了解一二三!

学问林致力于孩子的现代化学习与未来化发展

数学在线学习平台|传播前沿教育理念丨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让行文更美一些

——教学论文行文技巧例谈

(本文发表于《小学教学》2018年1月刊)

    我们在撰写文章时,经常会产生“满脑子的好想法却无从写起”的苦恼。在理清写作思路并且准备好写作素材之后,如何用恰当合适的语言将之表达出来就成了写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如何进一步提升行文质量,使自己的观点借由良好的语言表达得以输出,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雕琢语言,让文章“文雅”一些

文章所用语言为书面语言,与我们日常交际所用的口语有较大的区别,书面语更加规范准确,更富有文采。有一些论文读起来让人感觉很“亲切”,就如同作者在我们面前说话一般。虽然文章所表达的内容不错,但行文方式显然欠妥。主要问题在于语言太过简单直白,语病较多,没有文采。这样的文章,纵使内容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仍然难登“大雅之堂”。例如,下面这个文章片段:

记得我在教学解简易方程时,在我兴致勃勃地讲完,等例子之后,就要求学生举出同样的例子并解答。不少同学举出了许多类似的例子。我很高兴地为他们喝彩。正当我打算继续往下讲时,一位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举手了。我激动地叫他起来回答。他的回答是这样的“”。我愣了一下,转而我笑了笑表扬积极发言很不错,继而我又问大家有不同看法吗?就这样,这堂课同学们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上述这段文字描述,虽然基本讲清了作者想表达的意思,但口语味道浓厚,语句表述上的瑕疵较多,文字表达质量不高。作者想表达善用课堂即时生成推动课堂教学的意思,但口语化的行文影响了段落主题的凸显。若换之以更为书面化的表述方式(如下文),则行文质量将得到较大的提升。

课堂教学中时常会有一些“意外”发生,如果捕捉到这些课堂生成并加以运用,我们就能化“意外”为“惊喜”。在教学解简易方程“ax+bx=c”这节课时,学生们举了不少诸如“3x+4x=7x”“5x+6x=11x”的例子。学生们讨论正酣,一位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举起了小手,他举了“3x×4x=7x”这个例子。这个回答在我的料想之外,在片刻踌躇之后,我果断引导孩子们就这个问题开始了热烈的讨论。知识在同学们的讨论中越辩越明,小小的“意外“成就了课堂的精彩。

二、提升表达,让文章“生动”一些

见字如见人,读文章就是与作者进行无声的交流和对话。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总能把事情说得绘声绘色,让人忍不住侧耳倾听;而有些人叙述事情则寡淡无味,难以引发听者的兴趣,这与表达者的叙述方式、所选案例息息相关。日常交流如此,行文亦是如此。在撰写文章的过程中,在叙述一件事情、说明一个观点的时候,应该尽量使语言、语气富有变化,抑扬顿挫,跌宕起伏,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另外,论述当中所选案例应当具有一定的戏剧性、冲突性,使之既能很好地支撑论点,又能增强文章的可读性。我们在听课过程中,是否有过情不自禁想鼓掌的时刻,是否有过内心触动的时刻,能打动自己的往往也能打动别人。如果能将这样的事例生动地呈现,一定会为文章增色不少。我曾在听过《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之后,写下了下面这段文字:

师:同学们,学过这节课,你还想了解分数的什么知识?

生1:我想知道分数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生2:我想知道分数的知识能帮助我们解决哪些数学问题。

生3:我想知道分母为什么写在分数线下面?

(学生之间开始轻微的议论……)

生4:因为分母是妈妈,妈妈老了,所以在下面。

(一千多位听课教师不约而同笑了起来)

片刻之后……

师:是啊,分母就像妈妈,分子就像宝宝,妈妈总是将宝宝高高举起。

“分母就像妈妈,分子就像宝宝,妈妈总是将宝宝高高举起”。细细琢磨,这句话中包含着多少耐人寻味的意思。分子表示的份数与分母有着密切的联系,就像宝宝和妈妈的关系。而“妈妈总是将宝宝高高举起”,既让孩子形象清晰地记忆了分数书写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这句话将妈妈对宝宝深沉的爱淡淡地却又意味深长地表达出来。一段小小的插曲,成就了一个多么温馨的画面,这种感恩的教育以一种无痕却丝丝入扣的方式传递到了学生的心田。

    记得在听课现场,这短短的几十秒师生问答让我的心忽然“柔软”了起来。感动于孩子天真无邪的淳朴的理解,感动于老师机敏而又巧妙的点拨引导。回来之后,我将听课现场进行了还原,力求使当时的情景生动地重现。并且加入了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以引发读者的回味与共鸣。

三、减少繁复,让文章“简洁”一些

好的文章应当使文字表述简洁明了,尽可能做到“一字不多,一字不少”。简洁凝练的表达,可以使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更加明确清晰。撰文时,千万不要长篇大论只为重复地表达一个意思,即便文章的立意和主题不错,啰嗦的行文也将使文章失色不少。例如,下面这段文字:

由于受家庭教育、文化环境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知识和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我们布置同质同量的作业,其结果是接受能力强的同学已经会做的作业,老师仍然要求写一遍,不仅学生觉得无味,而且浪费了他们的精力;而接受能力较弱的同学有的作业根本不会做,老师还是要求其完成,同样是一种空耗,也打击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作业设计时如果搞“一刀切”,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相应分层,就不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摘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果子”。

上面这段文字,虽然能够清楚表达作者的意思,但显得稍微冗长啰嗦,影响了文字表达的质量。如果能够删繁就简,减少一些多余的字句,进一步完善文字表达(如下文),则能使行文表达质量进一步提升。

由于文化环境、家庭教育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知识和能力存在着差异。如果布置相同质量的作业,对一些学习基础好的孩子来说缺乏挑战性,孩子们做题时索然无味;而对学习基础薄弱的孩子而言,可能又显得困难,强求这部分孩子去完成,容易打击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此,在进行作业设计时不能搞“一刀切”,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使孩子们都能“跳一跳摘到属于自己的果子”。

上面两个段落的叙述意思相同,但显然第二种表述要简洁明快得多。千万不要以为长篇大论就是好文。能用简约、准确的文字清楚地表达主题思想、文章内容,才是好行文的秘诀所在。

四、探讨商榷,让文章“亲和”一些

学术贵在争鸣,任何观点并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我们在表达观点时,应该以一种讨论商榷的口气来阐述,不宜展现出“居高临下”的姿态,对与自己不同意见的人或事进行批驳。换言之,我们写文章的初衷在于与读者进行交流互动,而不在于与别人“一争高下”。文章里透露出太多的“锐气”,容易使读者阅读时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如下面这段文字:

当了十几年的学生,又当了十几年的老师。自己的人生到目前为止,很大一部分都在课堂上度过。亲历了各种课堂,也有很多感触。有些课堂上气氛紧张,老师的脸色凝重严肃,孩子们噤若寒蝉,生怕一个不如意的答案就遭到来自老师的批评和训斥;有些课堂气氛平淡,老师四平八稳地说着,孩子们乖乖地做着老师要求做的事情,索然无味;有些课堂气氛闹腾,老师声嘶力竭,孩子们积极地响应着、掺和着,学习效果却甚微……如果教师的眼里总是看到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名义上也是一种爱,那是“恨铁不成钢”的关注和期盼。但这时的教师往往关注的是自己的感受,想到的是孩子们为什么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为什么给自己制造那么多的麻烦。

上面这段文字,例举了当前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景象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作者以白描的形式,三言两语将各种不理想的课堂景象进行表述,想借此表达自己对这些课堂现象的批判。虽然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但读者阅读这段文字时容易产生“代入感”,使自己置身“被批判”的对象,从而产生阅读时的不适。我们在撰写文章时,应该使态度更加谦虚一些,口气更加柔和一些,不仅清楚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且也要有兼听他人不同意见、不同看法的胸怀和姿态。对自己平时所不认同的观点或者教学现象,要学会从中看到合理的可借鉴学习的部分。有了这样的看待事物、看待教学的眼光,撰写文章时也会多一些商榷的空间,使读者更愿意阅读或者与作者进行交流。

我们时常眼羡那些文笔了得的高人,很想练就“下笔如有神”的本领。“笔杆子”的练就,一方面来自对辞句表达的“字斟句酌”,另一方面来自于长久的学习和积累。我们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让行文表达更贴切一些,简练一些,完美一些,使文章更加富有文采。

往期回顾

01.菲你莫属|洪老师教你写论文——教学论文选题特点例谈

02.菲你莫属|洪老师教你写论文——教学论文选题技巧例谈

03.菲你莫属|洪老师教你写论文——教学论文标题编拟技巧例谈

    福利:中小学语、数、英开学必备的教学资源集锦!

100节语文经典课+200节数学经典课+70节英语经典课!


  声明:本文获作者授权发布,欢迎转发分享。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学问林|一个值得你关注的、永久免费的在线学习、教育资源分享的专业平台!

得不错,请分享,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