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人口与经济
时间:7月21日下午14:00-18:00主持人:陈卫民王金营
时间:7月22日下午14:00-16:00主持人:童玉芬魏下海
地点:礼泉2厅琼林厅
参会人员:
1. 聂真真,陈卫:人口老龄化,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分析
2. 王金营,李庄园:流动人口对大城市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贡献研究——以宁波市为例
3. 冯广刚,米红:的刘易斯拐点是否出现?2009-2014年城市常住人口中三类群体比较实证研究
4. 陈卫民,施美程:从抑制到促进:人口结构转变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
5. 南菁,陆杰华:非劳动收入对城乡老年人劳动参与差异性的影响
6. 魏下海,董志强,蓝嘉俊:地区性别失衡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理论与经验研究
7. 夏海勇,管珍珠:打工经历对回流农村劳动力创业的影响—基于9个省份的实证分析
8. 戈艳霞:扩大财产性收入的劳动红利效应---基于反事实与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的分析
9. 康建英,张学英:农村养老保障,生育率稳定与政府支出结构──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
10. 赵颖智,周颖昱:三维视角下我国人口红利的演变分析
11. 张芳:高龄农民工参与新农保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检验
12. 邹华康:养老保障对老年人就业影响的研究
13. 王静曦,周磊:社会养老保险降低了农村居民的劳动供给?—基于CHARLS数据的实证研究
14. 朱礼华:中老年人口心理健康对劳动参与和生产率的影响
15. 方志:劳动力市场年龄歧视问题:现状,成因及治理困境
16. 卿石松:城镇劳动参与模式及性别差异研究
17. 聂倩:商品贸易出口对女性就业的影响
18. 常然君:积极就业政策中的政府选择与收入不平等——基于反事实的分析框架
19. 帅友良,温勇,尹勤,宗占红,徐培,雷敏:“普遍二孩”背景下房地产业发展及其外溢效应研究报告
20. 郭璇,丁金宏:城市化进程中的消费主义扩张及其对居民消费碳排放的影响
21. 吴石英,马芒:人口变动,消费结构变迁与扩大内需
22. 王欢:人口年龄结构与农村居民消费的关系研究
23. 刘涛:经济新常态下的人口流动稳定性研究
24. 冯乐安:结余还是负债:流动人口的务工收入与家庭经济状况
25. 李晓刚:我国新生代流动人口的就业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分析
26. 陈英姿,孙伟:东北地区流出人口现状及就业特征分析
27. 刘凌晨:失地养老保险的劳动供给效应研究
28. 朱晓:一生工作多少年?--论退休年龄变动的人口学分析
29. 李袁园:省际人口迁移和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基于“六普”数据的调查研究
30. 蔡弘,黄鹂:农业女性化背景下农村妇女农业生产参与研究
31. 尚裕良:“甘肃省二胎政策影响下的人力资源发展趋势与分析”
32. 安和平,陈爱平:贵州贵安新区人口集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33. 吕红,李盛基:东北地区“两栖就业+两假企业”乡镇发展新模式研究
34. 包梦梅:我国绿色消费的影响因素及实证研究
35. 秦敏:东北地区人口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探究
36. 李艳芳:我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与对策研究
37. 向华丽,钟旋坤:武汉市流动人口就业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8. 黄海涛: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西北地区老年群体养老需求及发展趋势预测
39. 阳杨许:华岑不同年龄群体的个人信贷违约风险分析
40. 吴海江,贾弘睿:老龄化,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
41. 王彦玲:提升老龄化社会人口红利浅谈
42. 韦宇红:推进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的政策思考
43. 王承强,孙同德:区域劳动力供需预测,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44. 朱浩:代际公平与养老金制度改革:一种测度方法
专题二人口与社会
时间:7月22日上午8:30-12:00主持人:周云靳小怡
时间:7月22日下午14:00-16:00主持人:陈友华石智雷
地点:琼林厅广益厅
参会人员:
1. 范文婷:高等教育与女性婚配:基于时代变迁的视角
2. 王伊文:女强男弱婚姻会使人更不幸福吗?
3. 吴敏:婚居模式,房产归属与性别观念
4. 郑日强,郑晓佳:探索当代彩礼现状的新路径
5. 石智雷,马忠东:城市化进程中流动人口婚姻稳定性研究
6. 周建芳:农村丧偶老人再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7. 陈欣:夫妻婚外性行为认同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8. 孟阳: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社会排斥探索性研究
9. 叶欣,陈绍军:性别秩序下的职业女性休闲体育行为
10. 刘利鸽,靳小怡,刘红升:生命历程视角下流动经历对农民工初婚年龄的影响
11. 张群林,沈义:安于现状还是奋力争取?
12. 仰和芝: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社区融合的基本状况及影响因素探析
13. 阮韵晨:大龄适婚群体的婚姻状况与情感健康研究
14. 贾志科,沙迪:性别失衡背景下青年婚姻成本剧增的社会影响及应对
15. 王珺:婚姻挤压背景下流动男性的行为研究
16. 杨婷,靳小怡:农民工实施婚姻暴力的影响因素:基于夫妻,家庭和社区层面的分析
17. 刘巨,梁秋生,李晶晶:北京外溢人口生活质量现状与评价
18. 陈志:当农民好还是当市民好?城中村居民市民化意愿研究
19. 王曼:返乡农民工思想状况调查及对策
20. 林存贞,林李月,朱宇:经济禀赋,社会融入与流动人口的主观幸福感
21. 谢娅婷:城乡流动背景下农民工群体公共安全感的性别差异研究
22. 高向东:举家进城下的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研究
23. 周云:英语听说能力可以提高个人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吗?
24. 魏雯:传统社会贫困人口的家庭救助惯习及当下省思
25. 乐章,鲁志敬:生计资本视角下城乡老年人生活幸福感的比较研究
26. 宋璐:老年人照料孙子女对农村家庭代际矛盾的影响研究
27. 李成波:城市老年人互联网使用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比较研究
28. 王兵,杨宝:教育梯度婚更幸福吗?
29. 陈洁,李建民:的教育过度了吗?——基于美国职业准入的教育标准
30. 施舒妙:村(居)计生专干离职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1. 石红梅,丁煜: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32. 杜海峰,车蕾,顾东东:县域内中青年住房产权及其影响因素
33. 孙倩璐:人口流出地老年人健康与养老状况---以虚弱指数为视角
34. 王宇,左婷:机遇还是遭遇
35. 赵玉峰:老年人趋势
36. 周俊山,陆明清:“先确权,再户改”
37. 潘颖:新世纪以来失独家庭社会保障政策研究述评
38. 李嘉欣,祝平燕:可行能力视角下农村妇女减贫措施探析
39. 郝君凯:“老漂族”的社会融入问题研究
40. 邹磊:
41. 何雄,蔡茜:张家港市新市民积分制绩效分析
42. 白萌,王雪娇,谷莎菲:儿童期留守经历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合
43. 肖群鹰,周旭辉:基于复合感知的避灾移民接受度评价
44. 张映芹,王忠环:我国农村失独老人养老困境研究
45. 郭华,黎洁:陕南移民搬迁农户生计恢复力研究——基于不同安置模式的分析
46. 易家艳:基于劳动力需求结构改变背景下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策略研究
47. 朱婷:提升城市社区健康老人闲暇生活满意度的对策
48. 陈德祥黄厦先:武陵山区贫困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策研究——基于脱贫攻坚决胜阶段的思考
49. 唐娅辉:女性贫困人口的人文贫困与反贫困的路径选择
50. “学区房”的形成机制研究
51. 胡琪:完善志愿者扶助失独老人的服务机制研究
52. 曹锐:特殊儿童家庭需求及其社会支持网络的建构
53. 王健:城市单亲家庭子女社会融入问题研究
54. 仇志娟,杜昊,王菊芬:农村老年人居住方式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研究
55. 易家艳,李晓勤:基于劳动力需求背景下的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策略研究
56. 陈井:四川省2016-2025人口发展态势与战略新框架研究
专题三人口与健康
时间:7月21日下午14:00-18:00
地点:文华厅
主持人:刘鸿雁和红
参会人员:
1. 和红,孔白雪:新生代流动人口社会支持与就医行为选择
2. 李晓敏,姜全保:“婚姻匹配”与中老年期心理健康
3. 李晓勤:配偶健康状况与戒烟行为选择
4. 张韵:生活方式对我国老年人健康不平等的影响
5. 赵如婧,周皓:流动人口子女健康状况及变动
6. 宗占红:农村更年期妇女生殖健康状况调查
7. 米红,刘悦:高龄农民工的健康不平等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8. 杨素雯:农村留守老人社会经济状况对其健康影响的性别差异研究
9. 我国高龄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使用的不均等性研究
10. 杨淑彩,姜全保:老年人自理预期寿命的变化分析
11. 陈巧丽,解韬:老年残疾人口康复服务利用状况研究
12. 刘曦,张婷皮美:不同人群的环境暴露行为模式差异研究
13. 俞林伟:居住条件,工作环境对新生代农民工健康的影响
14. 张勰,杨丽,赵妍:“十三五”时期甘肃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目标与策略研究
15. 安秀芳,孙印峰:刍议“医养结合”政策执行异化风险与规避
16. 王朋岗:基于社区固定效应的青少年健康对老年健康的影响
17. 向荣:山区乡村医生养老保障机制问题及对策建议
18. 陶桂花,彭敬,郭世优:健康生态学视角下老年人口健康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19. 杨义:
20. 谢莲莲,李孜,曹亚坤:重庆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调整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研究
21. 唐天源:饥荒对个人健康的长期影响研究——以1959-1961饥荒为例
22. 张敏才,莫晨:发展人口健康文化,推进健康建设----谈谈建设健康的文化支撑
23. 廖伟: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24. 郭艳婷,石德生:河南农村已婚流动妇女生殖健康意识问题研究
25. 谢莲莲,李孜,曹亚坤:重庆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调整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研究
26. 陈长香,马素慧:唐山市老年人基层卫生服务现状
27. 欧阳祎兰:对恩施州发展健康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28. 董立俊:为提高人口素质建议
29. 赖瑞辉:关于流动人口健康促进的若干思考
30. 杨春:医养融合可持续发展研究…
专题四两孩生育政策与社会支持
时间:7月21日下午14:00-18:00
地点:会见厅文园厅
主持人:杨云彦宋健
参会人员:
1. 原新:我国生育政策完善与人口均衡发展
2. 郑真真:低生育率下的生育行为影响因素
3. 王金营:生育政策调整下的人口发展趋势研究
4. 宋健,周宇香:全面两孩政策执行中生育成本的分担
5. 石智雷:生育成本估算及社会支持政策
6. 祁静,茅倬彦:谁在生育二孩
7. 林昕皓,茅倬彦:谁来支持生育二胎职业女性的母乳喂养?
8. 张洋:生育率下降的时空效应
9. 李婷,范文婷:生育与主观幸福感——基于生命周期和生命历程的视角
10. 周兴,王晶晶,张东玉:生育需求、婚姻匹配与夫妻初婚年龄差距
11. 陈芳,陈绍军:南京市单独两孩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及保障机制研究
12. 柳江华:当代亲子在家庭子女数上的冲突--基于西安市2014年生育调查
13. 张翠玲,刘鸿雁,王晓峰,史卓,贺鹏飞:二孩生育间隔内部间隔结构分析
14. 童玉林,石人炳:计划生育政策影响流动产妇二胎分娩地点选择?
15. 田瑞靖:全面二孩政策下家庭分工对妇女再生育意愿的影响
16. 于长永:生育公平、人口质量与全面鼓励二孩
17. 刘康妮,石智雷:超低生育率地区生育模式变动趋势
18. 郭显超:我国是否存在生肖偏好?
19. 曹亚坤:我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下城市生育二孩的家庭成本研究
20. 曹丽娜,黄荣清:近十年来,我国人口实际生育水平的估计
21. 廖梦莎:我国城市育龄妇女选择自然分娩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22. 晏月平,徐晓勇:“全面二孩”与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23. 唐诗萌:生育研究综述
24. 高媛:单独二胎背景下的父亲育儿假
25. 潘锦万:提高二孩生育意愿的对策建议
26. 杨俊,李骏:武汉市生育二孩的流动人口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7. 张梦源:成本效用比较下未来年轻妈妈的生育意愿研究
28. 夏海勇,路杨:低生育率水平与经济发展
29. 刘贵春,陈芳:南京市“全面两孩”政策的影响分析及实施建议
30. 王艺屏:有关全面二孩政策的思考
31. 刘德鑫:“全面两孩”政策下构建应对出生意愿下滑的新机制
32. 石贝贝,唐代盛,候蔺:生育意愿与男孩偏好研究
专题五人口老龄化
时间:7月21日下午14:00-18:00主持人:陈卫庄亚儿
时间:7月22日上午8:30-12:00主持人:莫龙李春平
地点:广益厅文华厅
参会人员:
1. 陈佳鞠:人口老龄化:大趋势、新特点及相应养老政策
2. 冀云:流动人口对各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3. 陈袁丁:以大养老金融思维应对老龄化
4. 杨红娟: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5. 魏雯:山东省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其人口学因素分析
6. 王新贤,高向东,陶树果:上海市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分布及演化特征分析
7. 彭国庆:人口结构变动背景下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8. 陈雯:老龄化研究的“问题化”与老人福利内卷化
9. 赵道静:广东人口老龄化的演变轨迹与特征
10. 孙悦:“互联网+养老”模式:新时期养老服务的创新发展
11. 郑吉友: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强度的实证分析
12. 任洁:基于公平维度的机构养老服务评估——以厦门市为例
13. 曹杨:空巢老人养老需求与代际支持的比较分析
14. 郭月青:城乡有别:我国老年人照料方式的选择
15. 程丽:民办养老机构运营模式的类型与比较
16. 覃琴:农村独居老人养老问题研究
17. 董之鹰:老年养医护业发展的动力因素研究
18. 曾卫红:农村老年人长期照护人员可及性困境的实证研究
19. 李乐乐: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我国退休年龄影响因素研究
20. 郭秋菊:代次视角下农民工养老地选择的影响研究
21. 刘二鹏:农村地区养老脆弱性的省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2. 王雪辉:城乡老年人养老意愿影响因素比较研究
23. 张映芹:我国老年人异地养老的社会背景、模式及问题研究
24. 雷娟:重庆市流动老年人医疗保险参保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25. 穆华桂:基于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养老问题思考
26. 龚海婷:资本积累视角下的重庆市消费养老模式探析
27. 朱明宝:农村家庭养老模式变迁与低生育水平强化
28. 杜声红:我国老年丧偶人口现状分析
29. 董亭月:不同来源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孤独感的影响研究
30. 吴佳玮:社会经济地位与老年人健康意识、行为和水平
31. 韩兆彩:农村老年人死亡焦虑的测量-基于DAQ量表
32. 夏翠翠:社会经济地位对中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状况的影响
33. 乔舒:女性退休与否对高龄老年人照料时间影响的实证分析
34. 吴有锋:城市低龄老年人力资本对劳动参与的影响
35. 李冰冰:省域视角下我国高龄老年人口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研究
36. 张俊良:居住模式对农村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37. 安秀芳: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及发展现状分析…
38. 杨秀丽:老龄化问题研究
39. 萨支红,陈富:老年人社会参与和失能的关系
40. 田新朝:养老服务治理现代化改革创新研究
41. 刘厚莲:靠谁养老,去哪养老
42. 周仲高:跨学科视域下广东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路与对策
43. 王建明:破解人口老龄化难题的思路和对策
44. 刘子嫄: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问题研究
45. 刘春芳:地方政府行政层级改革
46. 沙石磊:加快我国农村地区养老保障建设的策略
47. 王婷:社区养老照顾: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的模式选择
48. 张苇:老龄化社会与老年人的发展
49. 赵贯玲:长期护理保险:应对老龄化的必然选择
50. 李春平:代际经济支持和健康对老年人精神生活的影响
51. 张国平:居家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居住方式研究――以苏州市为例
52. 王晓东:内蒙古养老服务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策略
53. 张俊,孙炜红:居住模式对农村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54. 黄洁:广西少数民族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
55. 王德文郭佩佩黄洁等:厦门市老年人住房和公共场所建设实证分析
56. 刘俊锋: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思考
57. 徐宏:我国农村老年残疾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供求问题研究
58. 丁瑶琳:我国养老福利体系下城市独居老人代际支持研究
59. 高矗群,张开宁: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家庭养老现状与支持政策研究
60. 王彦玲:提升老龄化社会人口红利浅谈
61. 和红,柳含雨:青年流动人口社会支持对意愿生育数量的影响分析
62. 梁爽:全面放开二孩背景下城市独生子女养老困境及对策研究
专题六人口迁移流动与城镇化
时间:7月22日上午8:30-12:00
地点:广益厅文园厅饮和厅
主持人:段成荣贺丹;王桂新罗淳
参会人员:
1. 杨雪马,肖曼:乡城新生代流动家庭父母迁移决策分析
2. 高瑞:流动人口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建议
3. 杨菊华:论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艰巨性与复杂性
4. 姜玉:东北地区流动人口特征研究
5. 赖妙华:归根还是生根?
6. 李芳舟,封志明:人口流动视角下的城市网络空间有向测度研究
7. 王记文:流动人口孕产期保健服务均等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8. 王智勇:东北人口为何外流?一个城镇化的视角
9. 杨舸:流动人口规模的变动趋势预测
10. 段世江:燕山—太行山特困区就地城镇化的必要性和优势
11. 梁秋生,杜雁:北京外溢人口的聚集模式与空间分布特征
12. 杨鑫:我国新型城镇化实现路径研究
13. 赵佳琦:论农村流动人口“返乡潮”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
14. 彭璐:分地区回流劳动力再外出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5. 齐瑶娣:回流劳动力再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6. 谭波: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西部地区的流动人口回流意愿影响因素
17. 朱宇:对人口迁移流动演变趋势的若干思考:国际经验及其启示
18. 黄晨熹:想走就走?想留就留?城市外来人口居留意愿和行为研究
19. 孟兆敏,吴瑞君: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收入差异的新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 余运江:高向东为什么流向大城市:集聚经济与流动人口工资差异
21. 罗淳:论大城市人口集聚规模的调控——以昆明市为例证
22. 李通屏,邵红梅,彭博:“城市社会”的城市化——来自东北三省和广东省的证据
23. 原新,穆滢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家庭化迁移模式——个人资源,家庭禀赋与制度因素的影响
24. 王桂新:“十三五”新型城镇化规划目标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25. 吕利丹:流动人口规模动态变动模型及其启示
26. 蔡晓丽:顾问乡村流动人口返乡问题思考——以恩施州为例
27. 刘爱华:首都圈流动人口空间分布差异及变动特征分析
28. 马建文:城镇化进程中对流动人口管理的实践探索
29. 马建文,黄淑娥:城镇化进程中的平安机制建设
30. 李飞,杜云素:城镇定居,户籍价值与农民工积分落户
31. 施念:城市化改造传统农民
32. 宋娇娇:城镇化进程中都市农场发展现状与未来研究
33. 吴智灵:新型城镇化视阈下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社区支持机制研究
34. 张婷皮美,刘曦,阮康良:武汉市人口迁移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35. 孙猛,侯建明:流动人口参加养老保险的代际差分与户籍之别
36. 黎洁,衣大鹏,李阳:西部旅游业所引导的新型城镇化若干现状与问题研究
37. 刘慧君:城镇化进程中村老年公寓对农村养老困境的破解
38. 徐庆民,渠盛辉:“十二五”期间陕西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研究
39. 姜凯,龚海婷:流入人口定居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40. 柴剑锋:川甘青毗邻藏区人口有序转移研究
41. 洪业应:基于“产城融合”视角的涪陵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42. 黄玲:大中小城市流动人口市民化状况差异研究
43. 闫东东:长江经济带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特征与时空演化规律研究
44. 周映伶,吴华安:重庆市“市民化”农民工城市融入及影响因素分析
45. 熊兆飞:西藏的城镇化发展及其推进路径思考
46. 马健囡:新生代女性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机会结构缺失
47. 夏贵芳:东部三大经济区流动人口多维度社会融入的差异性对比
48. 李志源:湖南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分析报告(2015年)
49. 曾永明:人口空间分布形态模拟与预测
50. 宋全成,王赞:流动人口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51. 李敏丽:“迁村并居”建设中新社区居民适应问题分析
52. 霍金炜:绿洲人口演变与转移途径研究
53. 李通屏,邵红梅,彭博:“城市社会”的城市化——来自东北三省和广东省的证据
专题七家庭发展及公共政策
时间:7月21日下午14:00-18:00
地点:礼泉1厅
主持人:刘爽杜本峰
参会人员:
1. 吕红平,常莎莎:“全面两孩”政策背景下家庭支持政策研究
2. 杨菊华:“普二新政”下家庭政策与女性家职平衡关系研究
3马小红,胡梦芸:低生育水平国家家庭政策比较研究及其启示
4. 丁学洲,姚婧:我国边远地区部队士官婚恋家庭问题研究
5. 王磊:独生子女父母的家庭幸福感
6. 杜本峰:家庭政策分析:模式和理论问题
7. 程中培,乐章:贫困家庭意味着什么?
8. :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的国(境)外实践与启示
9. 胡仕勇,石人炳:代际投入与农村老年人代际经济支持
10. 孙鹃娟,冀云:老年人的家庭变迁与家庭养老资源现状探析
11. 王颖,张凯文:军人家庭建设比较研究
12. 于倩倩: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状况及问题分析研究
13. 韩淑娟:流动人口家庭化特征及政策支持研究
14. 杜运伟等:基于消费视角的城市家庭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来自江苏城市家庭活动的调查数据
15. 孙军红,赵建伟: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对军人家庭的影响分析
16. 徐晓燕:甘肃省城乡家庭发展现状研究
17. 吴盛华:实施“六大工程”关爱失独家庭
专题八社会性别平等与出生性别比
时间:7月22日上午8:30-12:00
地点:会见厅
主持人:杨菊华叶文振
参会人员:
1. 尚子娟,李树茁,宋瑞霞:性别失衡后果的态势与治理对策
2. 周宇香:从普查数据看我国婚姻挤压的状况及其因素分解
3. 李雪,卓宇阳:“剩女”是怎样炼成的
4. 董志强:钟粤俊性别失衡如何影响生育偏好
5. 杨雪燕,王洒洒:缓解抑或加重?婚姻挤压背景下非正式社会支持对农村男性生命质量的影响
6. 杨博,李树茁:应对性别失衡后果的家庭发展分析框架与实践
7. 毕雅丽:制度分析视角下的性别失衡治理绩效分析框架
8. 宋瑞霞,李树茁:性别失衡微观治理绩效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9. 代瀚锋:性别失衡整体性治理的韩国经验
10. 周伟文:性别公平视角下的乡村婚姻困境与公共治理
11. 许放明,宁晶:择偶机会非均等:两性社会发展失衡的一种解读
12. 张荣富:比较台湾与香港男女择偶机会的差异及其对择偶年龄偏好的影响
13. 高华:我国在婚女性家务劳动时间变化及影响因素探析
14. 袁卫国:二孩政策下的性别视角
15. 杨慧:全面两孩政策下促进女性平等就业的配套措施研究
16. 韦艳,郭佳佳,段婷婷:“上有老,下有小”:双重照料对城市已婚女性就业的影响研究
17. 宁嘉慧:“制度与生活”视角下政策与就业性别不平等的产生
18. 郝娟:行为视角下的性别工资差距与城镇女性劳动参与
19. 王慧,叶文振:社会性别视角下女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20. 黄鹂:农业劳动力性别结构变动及其影响分析
21. 唐娅辉:女性贫困人口的人文贫困与反贫困的路径选择——基于人的发展视角
22. 李小芳:
23. 郭俊艳:性别不平等观念、独立自主程度与社会地位的性别差异及其对幸福感的影响
24. 居凌云:我国女性创业发展的现状与促进对策研究
25. ,吴璟,张宏:性别视角下西部农村女童童婚状况分析
26. 高华:我国在婚女性家务劳动时间变化及影响因素探析
27. 张敏,朱翠斓:新形势下综合治理性别比偏高问题探索
28. 王建明:出生人口性别失衡的公共治理
29. 廖娟:我国女性残疾人工资歧视研究
专题九民族人口与国防人口
时间:7月22日下午14:00—16:00
地点:文华厅
主持人:徐世英丁学洲
参会人员:
民族人口部分:
1. 杨帆,温宇昕:和平解放后西藏的人口发展:研究综述
2. 赵尚威,曹丽娜,徐世英:“”背景下西北地区民族人口受教育状况分析
3. 张莉:社会流动背景下蒙古族女性的婚姻策略
4. 沈思:21世纪以来我国俄罗斯族人口变动的分析
5. 马正亮:实施二孩政策后少数民族人口生育变化趋势分析
6. 雷军,段祖亮,英成龙,杨振:全面二孩政策下新疆人口预测研究
7. 郑嘉:我国少数民族及地区人口老龄化现状研究
8. 马晓钰,李欣蓉,热比古丽热杰普:新疆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分布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9. 王平:我国民族地区省际人口流动变化分析
10. 徐世英:我国人口发展的国际比较
11. 张敏:新疆少数民族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背景下的就业问题研究
12. 谭宇: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发展能力研究——以恩施州为例
13. 马淑燕,杨德刚,霍金炜:和田地区人口与经济发展时空演变与分布差异研究
国防人口部分
14. 孟凡荣,张元:全面两孩视野下女性国防人口发展探析
15. 孙红军:聚集军人家庭发展,拓展部队人口计生工作内涵
16. 陈阵:对全面二孩新政利好国防人口安全应谨慎乐观
17. 孙军红:全面实施两孩政策对军人家庭的影响分析
18. 卢玉文,齐晶,罗万云:兵团人才资源开发保护及优化管理问题的探索
19. 李阳:新疆人口结构对国防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20. 李霞:关于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军民融合式发展思考
21. 王颖,张凯文:美军人家庭建设比较研究
22. 孟凡荣,张元:结构均衡和国防和军队建设
23. 丁学洲:我国边远地区部队士官婚恋家庭问题研究
24. 蔡果兰:新疆现有人口储备与“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人口变动的趋势分析
25. 张开宁,高矗群:云南三江并流峡谷地区藏族农村养老现状研究
26. 谭宇: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发展能力研究——以恩施州为例
27. 郑勇:西部地区“少生快富”工程的现状综述
专题十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
时间:7月22日下午14:00-16:00
地点:文园厅
主持人:杨成钢韦艳
参会人员:
1. 周长洪:放开二孩生育政策的意义、效应与社会管理服务
2. 宦峰:计划生育转型发展研究
3. 王敬党,谭娟:全面两孩政策下计划生育家庭需求变化研究
4. 韦艳,王伯璐:“道器合一,张弛有度”…
5. 陈树德:从理论创新探索计划生育的精准化
6. 谭江蓉,李孜,谢莲莲:新形势下基层计生网络和队伍建设现状、挑战与发展路径
7. 陈兆祯:宜家工程,淮南计生转型发展的实践
8. 苏德媛:加强平台运用夯实源头管理全面提升流动人口个案信息质量
9. 黄厦先:失独家庭帮扶模式探究(研究报告)——以湖南省株洲市为例
10. 谢瑞奎,亓伟:预备役部队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中的难点及对策
11. 倪妮,顾问:普二新政下少数民族地区计生服务管理改革研究
12. 杨成钢:论人口管理服务制度的全面转型升级
13. 刘丹: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乡村计划生育工作队伍的转型发展问题
14. 崔红威: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的变化特征,现存问题与完善对策
15. 罗思婧:计划生育服务的转型与改革
16. 舒星宇:1990—2010年我国七县(市,区)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情况研究
17. 程谦克,渠盛辉:2015年陕西省流动人口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研究
18. 黎洁:陕南移民搬迁农户的生计选择与分工分业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19. 李巾:“全面两孩”政策实施背景下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机制创新研究
20. 杨爱英:浅谈计划生育工作转型发展的思考
21. 曹卫红:融入“四个全面”大布局谱写“健康新余新乐章
22. 苏德媛:加强平台运用夯实源头管理全面提升流动人口个案信息质量
专题十一人口分析方法及其他
时间:7月22日下午15:30-15:40
地点:会见厅
主持人:王广州蔡宝新
参会人员:
1. 王广州:“失独”夫妇总量、结构及变动趋势:计算机微观仿真研究
2. 李婷:Agentbasedmodel在人口学中的应用:以生命力死亡模型为例
3. 李强:人口预测中预测误差的相关性对人口预测结果的影响
4. 翟振武,李龙:队列要素预测方法在软件中的应用:MORTPAK、Spectrum和PADIS-INT比较分析
5. 黄匡时:基于年龄结构均衡的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情景研究
6. 杜鹃,陈鹏:基于马尔科夫链对全面二胎政策下的人口总和生育率研究
7. 张震,戴志杰:二维死亡率模型在人口死亡率调整中的应用
8. 郭冉,周皓:高等教育回报的异质性及其演变:2003-2013
9. 蔡宝新,唐东,李书霞,陈越:浅论人口预期寿命延长条件下人口学指标变化
10. 王婷,缪小林:城市化进程中城市适度人口测度体系重构
11. 侯东民:经济转型期倒逼正确认识人口压力问题
12. 吕昭河:人口行为中的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
13. 陈卫:微观模拟及其在家庭亲属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14. 王伶鑫,周皓:流动人口的健康选择性——基于CFPS2010和2012数据的分析
15. 侯东民:经济转型期倒逼正确认识人口压力问题
16. 谢霄男:
17. 陈岱云,陈希:人口新常态下人口风险的化解与规避
18. 李秋阳:近年来西方人口学研究的回顾与述评
19. 龙涛,郭世优:四川省百岁老人动态分布特征探析
20. 接栋正:国家结构与国民待遇
21. 王婷,缪小林:城市化进程中城市适度人口测度体系重构
22. 高莉娟:克服四个不良倾向在脱贫攻坚中领跑——以江西省精准扶贫工作为例
欢迎关注人口学会青年学者专业委员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