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传媒的地方,就有《新闻与写作》!
然而在选题的操作过程中,创新和探索充满波折。“首先,约访很不容易。记者的工作总是在适应别人的时间和节奏,我做的恰恰是针对记者的采访,那我必须以记者的节奏为先,有其是总编级别的受访者,连续爽约三四次也是有的。这就要求必须充分准备好问题再去深访,不能浪费任何一次机会。其次,频道编辑受访回答问题时会有顾虑,尤其是讲到自己公司的利弊得失,会担心老板是不是高兴,我需要聊很久或者多次说明这只是论文,并不对外传播。最后就是整理并重组大量的材料,这是一个比较有挑战的事情。”
而让很多毕业生如临战场的答辩,在张晨看来是比较欢乐的记忆。“陈力丹老师是我的评议人兼答辩人,给了我很大的肯定和评价,我感觉特别开心。他很注重细节,我的论文是地域研究,所以有很多地图绘制,把搞错了,他特别指出了,说‘涉及国家主权问题,务必修改’,答辩时也戏谑说我国就这么点土,还让你整没了十几万。”
谈及对毕业论文印象最深的事情,黄昭华觉得与导师之间的交流是最重要的。“我的导师是张征老师,‘征妈’是一个很严厉的人,在看到我们论文初稿的时候‘恐吓’我们这样的水平是无法毕业的。但正是这种激励才让我们的论文更加完善,经得起更多的质疑和拷问。在论文即将提交之时,她将我们叫到自己家里提出当面修改的要求,不过一开始我们却只是共同做饭、共同逗猫。‘征妈’体谅我们写论文的辛苦才提出这样的建议,实则是让我们放松状态更好的思考。”黄昭华觉得论文只是一个成品,而完成论文的过程、与导师加深交流、不断汲取导师的经验、深化对问题的思考才是完成毕业论文这个大部头最宝贵的经验。
如何在不同的声音中保持客观,如果面对矛盾找寻突破口,郑丽芳的毕业设计完成地颇有几分“纠结”。“有些微信公众号几乎每天都在发医生或规培医生的手记,叙说他们自己的苦况,,保持客观就显得困难而珍贵。”然而学会在骂声中保持客观,在繁杂的政策中找到线索,这样的体验给了郑丽芳面对具有主观性倾向的争议话题时,最大的收获与体验。
本土的兴趣点与国际视野的结合促生了这篇论文,不同的切入角度让郭雪岩对事情有了新的看法。“华人的刻板印象其实很多人都研究过了,,模范族裔之类的,。。”在她看来,目前从新闻传播学角度对华人的研究还比较少,对外传播也越来越意识到华人的重要性,这是她论文的现实意义所在。而全球化语境下中西结合的方法愈加多见,这对开阔视野拓展本土的研究思路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以上内容选自“RUC新闻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