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后的小憩,心血来潮之下调开Pubmed,粗略一查国内几所地区代表性高校的文章发表情况(如下印象图),不由感慨近些年国内论文发表数量如井喷式发展,但又不禁思考:论文数量的增长是否真的意味着质量上的提高呢?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国人相当看重的“金标准”——SCI+IF,作为过去十年理工界的“头把秤”,坊间统计,光是2016年,我国就发表大小科技论文多达60万篇,其中SCI论文就超过30万篇,连续七年位居世界第二,不得不说这样的成绩与国内各大科研单位机构的重视力度是息息相关的,当然在差距上也是明显的,且不论数量上才刚过老美的半数,就是从平均引用这个角度去看,我国(9.9次/篇)尚且还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真正被ESI评为高水平文章的数量更是不及百分之一。
特别是近年OA类期刊灌水现象的加剧导致论文品质的下降,诸如在国内SCI发表中占据大头的医学论文,曾经备受青睐的“四大神刊”(《Oncotarget》,《Medcine》,《Scientific Reports》,《Plos One》)纷纷下水,但以CNS打头的顶级期刊仍稳中有升,可见一段时期的“取巧”行为是不能真正代表科研水平提高的风向标。
当然,单凭论文本身的统计数据并不代表科研成果的一切,我们更应该思考与国际先进科研水平的真实差距究竟在哪,有人说这十来年虽是中国论文发表的黄金期,但比起欧美百余年的科学底蕴还略显匮乏,就好比很多知名国外教授或科研大牛甚至出身、就职于二流大学,这与我国一向争创一流的口号似乎有所偏差,在这点上,窃以为所涉及到的科研进步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转变”上。
?第一,科研水平与思维态度的转变。早在2012年,知名北大学者饶毅教授就提过中国科研一直在捡别国成果的“面包屑”,这话放在现在,我认为除了表现在一种“看齐”心理的跟风态度和惯性思维上,还表现在对于“专精”的看法上,不能说别人先行一步涉足新的领域,我们就主动放弃对于相关层面的探索或选择盲从,学会从多角度描述同一科研故事也未尝不是另辟蹊径,这方面国内的科研人员可向这方面的专家——岛国邻居日本取取经(在发表论文引用情况的角度上看,中日两国可谓十分相似)。此外,国内总是弥漫着各种莫名的悲观情绪,总觉得什么都比不过别人,但这应该考虑到作为当今世界唯一能和美国在全领域相制衡的大国,我们国家和人民所应该具备的国家体量和集体意志,以及敢于排除万难的进取精神。就算此时整体还有差距,从我们擅长的领域出发,一点点追进,脚踏实地,真正从科研自强上升到科研自信。
?第二,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的转变。就好比专利问题上,中国向来是专利申请的翘楚,特别是在热点领域的电子、医药应用、生物材料甚至航空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在专利的授权利用率上却不尽如人意,一面是缺乏对高新科技成果的普遍宣传,大众对国内自主研发的科研产品认知不足、信心不足,进而导致实际的市场导向需求下降(相对于美日等国总是热衷于将新科技投入产业链实现批量产出的现象);
另一面也是市场慑于成本等原因,缺少运用科技成果的合理途径和手段经验,长期以来,民众对于科研成果的关注力度是值得肯定的,但实际态度上的漠视和搁置往往造成了应用普及上的夭折,这也可以看出中国称得上科研大国,但距离真正的科研强国尚有距离(这也让人联想到中国体育的现状,可见此为畸形发展下的“中国传统”)。此外,论文发表差距背后的地域科研差距问题也不容忽视(如下图为我国985学校分布及2016年科研机构发表SCI论文数量排名)
回到论文相关的话题,从pubmed的大致搜索结果上看,2002年和2012年出现了论文发表的爆发点,与当时十五(2001-2006)及十二五(2011-2016)计划时间贴合,也反映出科研工作的展开是与国家支持政策的调整密切相关,这可能也将是以后科研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去年惊闻SCI被汤森路透以近36亿美元的高价卖给了两家“科研门外汉”公司——加拿大Onex公司和霸菱亚洲投资基金,让人大跌眼镜的同时也不由去思考未来十年国内论文评判机制可能产生的变化——尽管SCI+IF作为“金标准”的时代仍可能延续,我们也需要看到中国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提高论文内容要求的标准、树立国内期刊的学术地位,加强与国外实验室的交流合作等等。当然,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更希望科研人员们能够更加主动地去了解认识到科研本身的乐趣,并及时找准自身科研的突破方向,走好踏踏实实的每一步,作出令自己满意的那一份论文!
本文系 ULabor 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须在正文前注明来源 ULabor实验室管理与共享平台。
科研|阅读|智能|未来
科学共享,世界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