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梦》:胡庸医成了贾府的棋子?

胡庸医是让贾宝玉批判为了庸医,原来是给晴雯姑娘的伤风感冒用药太重,不太温和,我们知道,这类伤风感冒,用药上,大夫不一样,有轻有重,豪门贵公子,更喜欢温和型的,属于慢慢康复。

而事实上,晴雯是拖了好几天,因为宝玉没有用胡大夫的药,用了王大夫的温补型的,这样一来,晴雯还气得大骂,什么大夫,不给人吃几副好药,证明,王大夫的神医论,在宝玉那里,特别的体贴,可是吧,在晴雯姑娘那里,却是庸医,因为见效慢,让急性子的人耐烦不了。

王大夫家是家传的,祖辈还和贾母有交情,算是世家子弟了,都吃这碗饭,贾宝玉呢,是非常推崇的,贾府里从贾母到宝玉都是找他,而且,王夫人问过黛玉吃鲍大夫的药怎么样,黛玉回答,就那样吧,老太太让她吃王太医的药。

这说明什么?说明鲍大夫没过了贾母那一关。

贾母是信任世交的子弟王太医,黛玉呢,可能是先天体弱,要不然,探花家的金枝玉叶,在贾府又是吃什么人参养荣丸,好药一直养着,却是一年到头风吹吹就病了,另一个角度也说明,王太医医术让人不解,为什么康健不了一个小姑娘。

王大夫是贾宝玉口里的好大夫,不过感觉是,可能是走温补路线,吃了他的药,肯定没问题,没什么风险,不过效果特别慢,有些调理的感觉。

到了尤二姐堕胎事件,就是特别的让人不解,喜脉都摸不出吗?这不太可能,不是什么难题,男胎已经成形,可胡庸医呢,居然坚持说不是喜,是病。

通常来说,豪门里走动的大夫,不会如此冒失,这可是大事,大不了,他说瞧不出,说些似是而非的话,大不了,再请一个好了,为什么那么肯定要说不是喜是病。这不合豪门医生的风格。

作者写他的状态,坚持要看尤二姐的脸色,结果马上魂飞天外,让人不解,而后,他离开荣国府,马上跑路了,让人感觉,他是知道了什么,不得不跑,只有一个可能,他原是有人指使。

后来发现尤二姐是喜,他不敢说真话,不得不说了假话,而后知道难以善后,不得不跑,其实他可能是为了银子,或者迫于压力,不得不做了伤天害理的事,过后,不跑是不成的,恐怕指使他的人,和贾琏都会收拾他。

【作者简介】韩雪丽,石家庄人,热爱诗歌,有作品发表在《写乎》《作家荟》等刊物。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