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胜,有不少优秀校友在求学及人生道路上拼搏,书写一篇又一篇精彩绝伦的人生奋斗史。其中更有不少学子更是凭借母校的支持,走出国门,从国际教育中获益良多,开启新的人生。
我们一起来听听TA们的故事吧。
梁泳琳在德胜度过了十二年的求学时光。不管在何时何地,何人问起,她总是因为自己是“德胜人”而感到骄傲。
“从小学到中学,德胜连贯的学习让我能长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氛围中进步。多年的学校生活也让我对母校产生了更深厚的情愫,随着时间的涌动感受到德胜发展的脉搏,常常使我在不同的时期回忆起当初奋斗的模样,可以保持初心和热忱一路走下去。”
在梁泳琳的记忆里,德胜不是沉闷的地方,而是积极向上的舞台。最让她怀念的是在德胜教室、宿舍、饭堂等地方和同学们讨论、争辩的场景,每天追着抢着问老师问题的时光。
她说,在德胜学习并不是一味地追求高分数,而是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尊重学生的意见,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并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发展。劳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她在看似枯燥的学习生活中找到了快乐,同时也能收获知识。
在德胜学习并不是一味地追求高分数,而是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尊重学生的意见,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并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发展。
在梁泳琳的求学经历中,她感受到德胜的教学理念是循序渐进的。小学注重于培养兴趣爱好,激发学习乐趣;初中更注重于提升实践能力和交际能力;高中则更注重于对知识的探索能力与学习能力。
例如,小学时曾在一个英语小话剧《小红帽》中扮演小红帽的妈妈,这一次表演经历大大提高了她的口语水平,也更加熟悉英语的表达方式。在中学,同样也有以话剧的形式进行英语教学。“小学、中学都有以话剧表演的形式来教学,这样既节省了我适应新的教育方式的时间,又能学习到更深层次的英语知识。”
熟悉的校园,一贯制的教学方式,使得她无论升入到哪一个学段,总是多了一些淡定与从容。“德胜用一种我已习惯了的教学方式向我传授更深层次的知识,让我的成长之路更加顺畅。”
德胜给我提供了快乐成长的土壤
“12年德胜的时光里,我最感激的就是亦师亦友的老师们。老师们都非常有责任心,也很有耐心地为我解答疑惑。老师们所制定的教育方案是循序渐进的,让我能很好地接受知识,在各个学习阶段的衔接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高三阶段,班主任苏佳琦给予了她许多帮助,无论是在学习上的,还是在情感上的,苏老师总是能“一语惊醒梦中人”,缓解她的紧张和焦虑。
教育方案是循序渐进的,让我能很好地接受知识,在各个学习阶段的衔接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苏佳琦说,梁泳琳是一个情感丰富又坚韧勇敢的女孩子,任何困难都抵挡不住她一定要去向前方的坚定信念。学习上善于总结、勤于反思、乐于请教,总是能乐观积极的对待自己遇到的所有问题,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和成长。
在德胜12年也让她收获到了一群挚友,与朋友们的互相勉励、彼此鼓劲让她在学习上更有冲劲。喜欢钢琴、书法 、跳舞的她,也在大大小小的各种比赛中挖掘了自己的闪光点,让她充满自信,勇敢向前。
德胜给了我更宽广的舞台
德胜除了注重学生的成绩,更强调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提升。德胜的课外活动、拓展课程、领袖培养等课程和活动给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机会。梁泳琳感叹道:“这些课外活动使我在知识面扩大的同时,习得为人处事的原则和出色的领导能力,这对我综合素质的养成十分关键,也为我未来立足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梁泳琳非常庆幸当初选择了学生领袖会,这是一段难忘的时光。回顾和同学们一起组织过的学生代表大会、“薪火相传”、圆梦六月系列、领袖会摊位等活动,她激动而自豪。在学生领袖会,她遇到了更优秀的伙伴,接触到了更宽广的认知领域,磨炼了心境,形成了更成熟的人生态度。
梁泳琳(左一)与学生领袖会的同学们。
课外活动使我在知识面扩大的同时,习得为人处事的原则和出色的领导能力,这对我综合素质的养成十分关键,也为我未来立足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即将开展的大学生活,梁泳琳充满信心,期待大学生活能够多姿多彩且充实,在参加各种校园活动的同时也不落下专业知识。她会秉持着“德胜人”的优秀与坚毅,勇敢地探索未来发展之路。也希望能早日接触到一些研究项目和开展自己的课题,为社会乃至国家发展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