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是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开办以来第一批学生的新生注册日,校园里到处热火朝天。同学们在短时间内便轻松完成报到全过程,在全新的宿舍“叹空调”,去饭堂享受各地美食。
据悉,提前于18日抵校的新生,还在欢迎仪式中享受到“额外福利”——与校长倪明选的单独合影。
进入校园,第一件事就是防疫。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入校需测体温、扫码,并且需要绿色健康码、无中高风险地区行程卡,48小时核酸证明,纸质、电子版录取通知书,或新生报到邮件凭证,学校工作人员根据现场情况做出引导及安排。
报到地点在“大学活动中心”,现场分为红鸟硕士班新生和PHD(博士)新生两支队伍。上午8时,工作人员便已准备就绪。记者留意到,现场秩序井然,报到流程顺畅,有多位志愿者提供咨询、指引等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派发了纪念品——印有“红鸟”的白色袋子,作为港科大和港科大(广州)的共同校徽,“红鸟”是港科大追求创新的精神标志。
这一套流程走完后,新生就可以“拎包入住”全新宿舍。在电梯口,多位宿管阿姨井井有条地帮助新生搬运大件行李。到了宿舍后,新生们第一件事是根据房间物品清单,检查物品有无缺漏,能否正常使用,确认以后签字,犹如“收楼”。
到此,注册报到当天必须要走的流程就全部结束了,新生们告诉记者,约5-10分钟便可完成“一站式全流程”。
学生事务处署理院长甄勇介绍道,20日将会有约500名新生前来报到,按照防疫要求,现场报到流程有所简化,部分学生已在线上完成了缴费和选房等项目,在现场进行身份验证后领取校园一卡通即可。他提到,虽然学校整体还在建设,但超市、咖啡厅等生活配套设施都已投入使用,可满足学生的需求。
当天一早,来自四川、本科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的23岁姑娘肖诗诗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她是第一个完成报到的学生,随后开始了校园“逛吃”之旅。
肖诗诗带记者参观了自己的宿舍,记者看到,6人共享一个套房,每个人有一个单间卧室,公共区域有客厅、厨房和两个盥洗室。她的单间卧室内有单人床、书桌、衣柜等设施。“接下来我将这里好好布置一下,让它更有个人色彩,少女风那种”。肖诗诗说。
在港科大(广州),最大的特点就是“融合”。虽然还没有见到其他舍友,但肖诗诗认为大家“并不陌生”,“有几个同学我已经提前认识了,大家都比较聊得来,就选择住在一起”。
她提到,自己有包括微电子、软件工程、机器人等专业的舍友,“在这样一所以融合交叉见长的学校中,不同专业的同学住在一起交流起来会很有趣”。
谈及为什么选择港科大(广州),肖诗诗用了8个字“始于颜值,终于才华”形容——“这里有很强大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她提到,多学科融合对自己的意义在于“走出舒适区”,未来希望做一个“斜杠青年”。
而本科就读于武汉大学的胡天灏同学表示,自己想在科研的路上坚持下去,“我通过大学的导师知道了港科大(广州),选择了直博,目前无论是前期了解还是入住体验感觉都很好”。
本科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的广州女孩高洁同学告诉记者,能在家门口读港科大感觉很棒,学校跨学科的办学理念很新颖,与她综合发展的特点比较贴近,立足粤港澳大湾区也可以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不同于大部分食堂,港科大(广州)食堂开放性的“环式”设计令人眼前一亮,各个档口围成一个圆环,内核是大厨房,向外辐射配置餐位。食堂开设了粤菜、广式烧腊、重庆小面、石锅拌饭等颇具特色的窗口,且价格适中,记者注意到,粤菜窗口中价格最高的猪肚鸡也仅需要10元,牛肉饭则12至25元不等。
来自四川的肖诗诗同学点了一碗12元的重庆小面,“作为四川人,这一顿必须吃辣口”,不过到了港科大(广州),她还是会在接下来多尝试广东美食,“我最喜欢的就是广东的糖水”。
让人大呼惊喜的是,18日晚上,一批香港过来的新生完成隔离后分批乘坐三辆大巴到达学校,下车后,校长倪明选竟然出现在校道上,与同学们逐一握手,还满足了不少同学单独合影的要求。
来自深圳的唐曼迪同学,目前是港科大(广州)社会枢纽的城市治理与设计学域博士生。此前,她在港科大读了授课型、研究型两个硕士,主要研究香港老龄科技政策。其后留意到港科大(广州)的交叉学科项目,她认为和未来社会发展方向契合,希望通过深入研究,成为交叉学科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从香港过来完成隔离后,她和同批次的新生参加了校长和老师、工作人员为他们举办的欢迎仪式,“当学校各个设施都亮灯了,在晚上显得格外耀眼,让人温暖又激动”。报到当天,她主动参与学校志愿工作,“作为师姐,希望可以传递我的热情和信念”。
记者留意到,当天守候在报到点的志愿者,有多位是提前来到学校后经培训的新生和港科大毕业生,他们分布在校门口、报到点、宿舍等多个地方,协助新生注册、搬运行李。
来自陕西西安的樊一楠同学硕士在香港大学就读,目前是港科大(广州)的博士生。他被“港科大一体,双校互补”的理念打动,也认识到我国正在迈入制造强国的阶段,因此选择了智能制造专业。他告诉记者,报到点多处贴有新生微信群二维码,作为志愿者,他在新生入群后会和老师一道,为新生们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