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调查学生自杀倾向,结果成了学校“自杀式”调查

下午,大家都被一条消息刷屏了吧。

上海长宁区做了一份中小学心理健康的调查问卷,其中不少题目和自杀相关,比如问“为了自杀,你的准备行动完成的怎么样?”

甚至,还毫不避讳地向未成年人(上海家长反馈,参与此次调查问卷的多位4、5年级的小学生)展示各种可能的自杀方式…

在看到这份调查之后,家长震惊了,在群里掀起了各种讨论,以及如何就此事维权。

要说论行动力强,长宁区顶流私校包玉刚家委会真是第一名。小学部的家长在看到这个调查之后,立刻以书面形式,向长宁区教育投诉。

投诉内容针对问卷的合理性、隐私性和前续及后续跟进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写得有理有据有逻辑、克制,还表现出了专业性。

问卷满屏讨论自杀念头,反复强化想不想死、想怎么死、什么时候想死、还有什么阻 你死、遗书写没写、有没有瞒着别 死。

国外权威的线上 理学字典对“BECK 杀意念量表”的定义是:”THE BECK SCALE FOR SUICIDE IDEATION (BSS) IS A 21-ITEM SCREENING TEST RECOMMENDED FOR PATIENTS WHO ARE AT RISK OF COMMITTING SUICIDE.”BECK问卷的 标 群为有 杀 险的病 ,今天竟然 到了四五年级的普通学生身上。

至此,糊弄差事的教育“砖家”完败给了家长,包校家委会彻底出圈了,虽然并不是家长希望的方式。

据说这次的调查,跟教育部答复政协提出的《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有关。在教育部的回应中,提到“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心理档案,评估心理健康状况,对异常结果重点关注。

官媒发了一条新闻,有1.6万人对文章点赞。

这说明,很多人认为现在小孩心理有问题,应该做点什么。做个调查表筛查一下,看起来也很科学——知道了谁有问题才能重点关注啊,这对孩子好。

这些点赞的人,恐怕从来没想过,他们支持的数据调查,在进入学校的时候居然这样的骇人。

如果点赞家长身在长宁区,调查到自己小孩头上,让本来天真无邪的娃想到“自杀”,那别说点赞了,简直要拼命!不打爆12345投诉就不错了。

很多人都习惯想当然,以为事情跟自己想象的一样完美。但实际上真操作起来,如鲠在喉。

就像之前家长想躺平,每天都在喊减负。减负之后才发现损失的是自己口袋里的钱,以后小孩还要全归自己管。不卷了,但爹妈的日子也并没有多好过。

教育的一小步,关系到几亿家庭,不想清楚就搞起来,不思考就觉得挺好挺对,大概率是要挖坑自己跳。

据说,今天上海的热线就被家长暴打了。

现在的家长不好糊弄,搞教育没责任心、没水平,就会被家长掀翻在地。

有家长觉得,这次事件的核心问题,在于拿了错误年龄段的量表。

有个妈妈在群里分享了学校家长的研究:

明确一下,这是个大范围的心理医疗事故。让孩子填的巨大问卷,由多个国外的心理测试粗糙堆砌而成。比如其中的58-95题,一字不改地来源于“BECK自杀意念量表”。

问题是,这个表本来不是用来给11-12岁的孩子自己填的,而是要心理医生给17岁以上的病人做的。教育局的“专家”、学校的领导层、学校的心理老师,至今似乎都没意识到,这无异于把成人药给孩子。这可以算MALPRACTICE渎职行为了吧?

还有人觉得,这次事件的问题在于问卷题目,是拼凑了多个国外的心理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本身应该是个整体,问题的先后次序都是需要科学设计的。断章取义的摘抄缺乏科学性,诱导小学生思考“自杀”问题,引起家长大面积的不适。

还有人觉得,此次调查的问题在于“普遍”调查,而内容其实是局限的。所以应该针对那些明显有心理问题的小孩,发表格去做针对性调查。

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

但我觉得,问题的关键是为什么要去做调查表?真正有抑郁症或者有自杀倾向的小孩,能用调查筛查出来吗?

北大空心病出圈的精神科医生徐凯文说,调查数据本来就存在各种的问题,测评本来就是很难很科学的事情。

就算大人做调查,也有很多模糊不清、理解不了、没有合理选项而导致随便选的问题发生。

比如有妈妈说,自己小孩写了“曾经想过自杀”,她吓坏了,了解过才知道他只是有一次站在楼上朝下看的时候,在想跳下去会怎么样。

我家小孩有时候吵架,急了就吼叫说要离家出走。但实际上还是很理性地冲回自己房间,因为她不傻啊,知道外面天气冷,会感冒(通常给我会鼓励她做了正确的选择,比如说你发脾气不对但没离家出走很聪明)。

可如果是在一份调查数据中,她也会变成有离家出走倾向的分母。我会成为问题家长。

那些真正有心理问题的人,反而会隐藏自己的内心情况,拒绝面对现实。

调查数据对于改善儿童心理状况,一点用都没有。只能成为媒体反复引用的协作数据,管理部门工作成果的直观体现。

所以每个学校都在管理部门的安排下,做大量的调查表。从防疫到宪法知识,如今又搞心理健康调查。好像凡事只要一经过调查,就都解决了。

系统还贼难用。有一次做一个表格,我掉出20多次系统…花了一下午的时间才完成。

之前大家都是默默在忍受。如果你不填写,就会被班级群里@,成为班级拖后腿的典型。但这次因为是心理问题,暗示了自杀问题,把家长吓到了,所以才会反弹。

就因为调查多了,学校不在意,随手丢到家委群里也是很有可能。毕竟在今天晚上热搜前,他们也不知道原本只是想走走形式的东西,会捅了全体家长的马蜂窝。

学校对孩子做自杀倾向的调查问卷,变成了责任心差评的“自杀式”问卷。

解决儿童问题,尤其是心理问题,根本不可能一刀切。多是点对点的面谈,给孩子提供帮助。

有一次我去新加坡参观学校,发现每个小学里面都配置心理辅导教室,非常温馨减压。

孩子们平时喜欢过来诉诉苦,就像成年人的树洞一样。老师会倾听,观察他们,以便在需要的时候为他们提供帮助。

一年级还会开设心理健康课,让小孩能学习并掌握有关心理健康的技巧。

虽然精英教育、密集的考试和升学给新加坡的小孩带来的很大的心理压力,但从没听说过他们会使用这样简单粗暴的量表,去大面积调查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儿童问题的调查,也需要技巧,国外的甚至不能直接引用,还需要做本土化改造。

李雪琴说过,自己当年因为抑郁症咨询过北大心理辅导老师,但结果还是被捅到了辅导员那里,大家不是当她异类就是过度关心,导致她对北大丧失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