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有口音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到现在和导师 TALK 时的连蒙带猜,

这三个希腊字母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初中、高中到大学,似乎每个老师对于它们的读法都有自己的见解,不过阿花 (Α)在大多数时候都是我们记忆里最美的菇凉。

上了大学以后,有机化学实验,化学老师总把烧 (SHAO) 杯念成骚 (SAO) 杯,把「燃烧」说成「蓝骚」,有谁来理解一下本骚年上课时没听懂的无助…

读研的第一年,导师总是很关心自己,碰到讲组会,还会问一下这个文献蓝不蓝,一开始我还犹豫一下是不是把文献彩打了有点浪费墨,后来终于知道是在问自己文献难不难读。

和老板 TALK 的时候,老板突然来了一句,「你这个结果让我很啃佛佑子啊」。

大学上实验课,老师总是强调要用右眼观察,这让人十分困惑,于是去问老师,为啥不好用左眼观察,要用右眼。

老师很无奈,说:「是次右的右,不是左右的右」!

老板在办公室填表,要输入我的名字,鄙人姓胡,老板熟练地敲了 FU,然后开始寻找,一分钟后,这是啥输入法,怎么连 FU 这么常见的字都没有。

第一次见导师,导师和我说了句「雷猴」,我一直没懂,什么猴,什么雷,我今年像个大马猴?

有时候,老师的口音可以猜,但是也有时候,老师的口音实在猜不透,只能知道是 %*@?%#*.....

朋友们,你们有因为导师的口音而摸不着头脑的经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