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长期以来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一个短板,应该如何让孩子正确地掌握生理健康知识,提高预防性侵害能力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问题。最近,我国的性教育领域迎来了一个好消息——教育部印发《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青春期性健康、性侵害预防等内容都在教材之中。
《指南》要求:初中阶段,学生要学习青春期保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预防性骚扰与性侵害的能力。高中阶段,学生要理解性、爱情和婚姻的关系,了解婚姻和生育相关知识及法律法规,能够有效预防和应对性骚扰与性侵害。
回顾今年的相关新闻,我们可以发现国家相当重视对性教育的推进工作。今年6月1日,《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发布,其中谈道: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开展青春期教育、性教育,使学生了解生理健康知识,提高防范性侵害、性骚扰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8月25日,《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通过,纲要谈道:为儿童提供性教育和性健康服务。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道德观念,正确认识两性关系。将性教育纳入基础教育体系和质量监测体系,增强教育效果。引导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根据儿童年龄阶段和发展特点开展性教育,加强防范性侵害教育,提高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性侵害预防入教材固然是一件毋庸置疑的好事,但如果认为这就万事无忧可就错了——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教材有了,如何保障孩子能上好这一课?
虽然《指南》已经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纳入到中小学课程教材中,但性教育的开展会不会流于形式,相关的知识能否顺利地进入课堂、进入孩子的头脑中——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在应试教育和固有惯性思维的影响下,性教育课程能否受到学校重视,如何防止像“体育老师被生病”、“心理课变成自习课”这类事件再次发生?要想做好性教育工作,单纯有教材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有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教师群体和完善的监管机制相配合来保障政策能有效落实。若学校不重视、教师太害羞,那么落实性教育工作恐怕有些困难。
除此之外,从学生角度上看:他们如何学好生命安全和健康教育这一问题也显得相当关键。受到应试教育模式影响的,可不止学校一方。由于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不同于语、数、英等传统主科,学生对此门课的重视程度可能不高。即使有足够的师资力量开展相关课程,老师在讲台上认真讲,可是学生在讲台下面要么做其他考试科目的作业或者睡大觉,那么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恐怕和预期有较大差距。并且,如果没有端正学生的观念,导致学生对性教育敏感或者抵触,教育效果恐怕也会大打折扣。
因此,学校在开展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时,要注重课程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如设计一些小活动或者看一些有趣的视频,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制定一些小测试,以此来督促学生学习和检测学生学习成果
普及性教育、预防性侵害等工作,单靠学校教育还是有所不足的,家庭教育在性教育方面具有不可缺失的地位。这就需要家长们以正确的态度看待性教育和其他生理教育,不要“谈性色变”,将性教育视为洪水猛兽或者值得避讳的东西,对学校的相关教学可以抱有乐观的态度。
并且,家长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主动去学习一些相应的生理知识,在合适的情况下对孩子进行教育。在青春期这个阶段,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会产生许多疑惑,家长们对此要及时为孩子排忧解难。由于年龄尚小,他们还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家长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如播放专门的视频、讲故事或者举案例)提高孩子的防范意识。
当性侵害事件发生后,不要单方面责备孩子更不要息事宁人,要及时报警处理,同时要做好孩子的心理安抚工作。
性教育的普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对此要抱有一定的耐性。在最初阶段,可能孩子、老师、家长三方对谈“性”感到些许害羞。但时间长了之后,对于新一代成长起来的孩子而言,就是相当正常的一件事了。
随着预防性侵害意识的普及化,更多的小孩能够逃离恶人的“魔爪”或者在事情不幸发生后,有勇气、有意识的维护自己,将坏人绳之以法。
除了性教育外,其他生理知识和心理知识的普及对孩子的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目前来看,性侵害预防入教材是一件好事,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我们不仅要关注教材,还要关注政策能否落实和在实践过程中会产生什么影响。但总的来说,我们可以暂且抱有乐观去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