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9岁的她来到北大,在燕园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成为当时北大最年轻的博导。
在课堂与实验室之外,她的身影活跃在各个“舞台”。
高考,刘颖填报了南京大学生物专业,并坚定勾选了“不服从专业调剂”。
进入南大后,刘颖给自己设立了一个目标:“在本科毕业后一定要继续深造,最终能建立自己的课题组和实验团队,研究自己最感兴趣的生命问题。”
本科毕业后,刘颖考入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读博。起初,她不能完全听懂英文授课,于是就在上课时录音,晚上花两三个小时反复听,直到听懂为止。
前两年的几个课题都进展不顺,但她并没有气馁。“科研像一场马拉松,认准了,再辛苦也要坚持。”
在哈佛医学院攻读博士后时,刘颖将线粒体作为今后的研究方向,“我认为这是一个契机,我有机会在这个领域做出一些贡献。”
刘颖陆续在《自然》《细胞》等世界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也获得了业内的肯定。在朋友的引荐下,与同样做线粒体相关的工作的北大的程和平教授联系,并且在程老师的鼓励下申请了北大的职位,从此与北大结缘。
29岁时,刘颖在北大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主要研究细胞应激与稳态调控。
2019年,在北大工作近六年的刘颖凭借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突出贡献,成为“科学探索奖”的首届获奖者之一。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刘颖在颁奖现场表示,她最喜欢的一个英文单词,叫作SERENDIPITY。
“它是指机缘巧合的意外发现。基础科学的研究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科学发现是无法被计划的。所以今后如果再有人问起我们的研究有什么商业价值或是社会经济效益,我想我可以很有底气地回答,我就是单纯地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对这个现象感到好奇。”
她期待能够提供一个平台,与不同的学者更好地合作,产出更具原创性的成果,也希望今后能够有所突破,开发出创新药物,产出对人类有益的应用。
教学和科研以外,刘颖热衷于科普教育事业,她参与录制了一系列小学生命科学课视频;与媒体合作开展公益读书活动;她还参与科普书籍的翻译和审校,参加科普类节目的录制,尽其所能地分享科学知识。
科研中的刘颖严谨较真,课外,她又像个亲切的邻家姐姐,喜欢和学生们聊八卦、聚餐、玩密室。
她爱唱歌,参加了教职工合唱团,也爱长跑,是一位“马拉松老将”。
今年5月份的时候,刘颖与获得科学探索奖的一批科学家一起走了两天的沙漠和戈壁。
于刘颖而言,科研是“见自己”,她在其中找到了一生兴趣和目标,“见天地”是做科普和参加公益,而教书育人则是“见众生”。
“ 这三件事互相结,让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更完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