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为“中考”拼命努力学习,压力不是一般大,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也非常高,渴望孩子将来能成龙成凤,无形中也给学生带来巨大压力。
升学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压力与日俱增,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们每天不停地学习,家长花了不少钱,给学生报各种学科的补课班,学生几乎没有完整的休息日,家长也是苦不堪言,钱包几乎都要掏空了,结果却未能如家长所愿。
一些学生出现强烈的逆反情绪,不愿学习,学习也是为了家长,不利于人才培养,学生们需要释放压力,于是,双减政策来了。
双减政策在各地中小学实施后,学生们感到轻松很多,小学生的感受较为明显,不像初中生还有晚自习,作业也都在学校内完成,学业任务也不是很重,多了不少课余时间。
通知中提到,学校要控制学生的作业量,能在课后延时服务内,将作业写完,学校的收费也十分便宜,一般家庭都能承担得起,还是自愿原则,也可以回家写作业。
教培机构不得在周末、法定假日、寒暑假等期间开班授课,周一到周五的下课时间,不能晚于20:30,家长接孩子放学难的问题也解决了,教育的经济费用也减少了,学生也能轻松不少,这是一件好事。
然而,家长又有新担忧,学生课余时间多了,家长忙着工作,将会有不少学生,玩起手机游戏,大量补课班被取缔,休息日,孩子也只能待在家中,没人看管,尤其是家里没有老人帮忙带孩子,家长更是发愁。
家长们希望能进一步完善该措施,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又不会增添太大的压力,于是,“双增”政策将要来了,家长们的反应又是如何?
官方发布消息,为了让“双减”政策发挥更大作用,接着会逐步实施“双增”政策,看到“增”字,家长们的反应有些不知所措,担心孩子的压力会不会增大。
那么,究竟什么是“双增”政策?一增是增加学生到户外的机会,也多一些劳动的时间,二增是要增加非学科类的培训时间,大力发展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学科。
学生在休息日,或者节假日等,可以进行非学科类的培训,比如跳舞、打篮球、画画等,这些非学科的培训,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时间,可以避免学生过度沉迷手机游戏,也能让学生释放学业上的压力,生活变得充实了,学生们也就会变得更快乐。
更主要的是,还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我国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不是很理想,有肥胖、近视、虚弱等问题,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
身体是一切的前提,没有好的身体,不仅难以承受巨大的学业压力,将来也无力面对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无法独自面对风雨的学生,将来又如何能挑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并且,如果官方不发布通知,家长们还是会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成绩上,就算“双减”政策落地,家长们依旧有教育焦虑,不能去补课,就有可能买各种学习资料,让学生在家写,没有让“双减”政策发挥本该有的作用。
家长们不知所措的原因,或在于学生们还是要面临考试,升学尤为重要,也就是说学科类培训,较比非学科培训要重要,非学科培训的费用,也远远高于学科类培训。
教育费用又让普通家长难以承担,对此,家长们也不必有太多的担忧,相信还会进一步完善,家长要明白官方的初心,以及用意,要积极配合,多加支持。
国家鼓励学生进行非学科类培训,也并非强制性,尽管未来体育、美术、音乐学科的成绩,将要纳入中考总成绩,不去参加培训,上课认真听讲,该背的知识都能记得牢,考试拿满分估计都不是问题,一般都不会太难。
课余时间,家长尽量抽空陪一陪孩子,有效的陪伴,或许才能从根本解决学生沉迷手机游戏的问题,他们很需要家长待在身边,家长可以一起陪孩子到户外走一走,回家放下手机,和孩子一起看看书。
亲子时光其实很短暂,家长也要珍惜,再说即将到来的“双增”政策,家长们不要感到慌张,调整好心态,积极去面对。
今日话题:对于即将到来的“双增”,你有什么话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