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智力障碍学生的特殊性,智障孩子学习的主动性普遍不强,而作为高年级的智障学生,由于文化课程教学的深入,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摆放在每位老师面前问题。那么,老师在教学中培养智障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先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培养学生认真预习,阅读课本的习惯。课前预习,认真阅读课本,可以达到对本节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为提高学生积极预习的好习惯,教师可以与智障孩子家长沟通,让孩子在家长辅导下预习本课所学知识,在课堂上让学生提出在预习中遇到不懂的地方,并有意识的将提出问题的同学树立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同时谁如果通过预习会解答这些同学的问题,也要将其树立为同学的榜样,这样能形成让学生课前积极预习的班风,提高智障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培智课堂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课堂上老师津津有味地讲着,可智障学生却开小差儿,注意力分散,甚至扰乱课堂秩序。
因此为了让智障学生学生认真倾听,当一个学生回答后时常提问就问:“谁知道他说的什么?”老师根据学生重复的内容应该及时给与表扬或其他评价,这样高年级的培智学生就会在老师表扬、鼓励和树榜样的方法下去认真倾听。
及时检验作业的习惯。人的惰性在智力障碍学生身上体现地尤为明显,有些智力障碍学生甚至不完成课后作业。
因此,时常表扬课后作业完成质量较高的同学就变成了培智教师作业批改中的常态工作。同时,在批改学生作业的时候,可以采用面批的方式,让智障孩子及时改正的同时了解孩子错题背后的原因,以及时帮助孩子改正并更深入的了解本班的智障学生。
陶行知说过,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可见习重要性,一个好的习惯是品质的体现。智力障碍学生在培养习惯这方面存在很大的困难,但是他们应该拥有好的学习习惯,请让我们多一点耐心,多一点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