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医生难,做培养医学生的老师更难。”在南京市儿童医院原呼吸科主任季纯珍看来,从医六十载,无论是临床还是教学,都凝结成“认真”二字。
把医疗资源带到祖国更需要的地方去
1937年,季纯珍出生于浙江。17岁那年,她如愿考入上海第二医学院,正式踏上与医学相伴的人生路。回忆起与儿科结缘,季纯珍还历历在目,“当时我们医疗系有三四百人,读到大学四年级时国家需要建设儿科,选了100人成立了儿科系。”进入儿科系之后的季纯珍加倍努力,因为在过去学习的医学知识之上,作为儿科系的医学生,他们必须要增加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再次学习。
学医五年,季纯珍顺利毕业了,为把所学到的医学知识“学以致用”,她响应党和祖国的号召,到缺乏医疗资源,到祖国更需要的地方去。西藏本是她当年的首选,但由于没有名额。一心想要往外走的季纯珍最后分配到了吉林长春。从1959年到1986年,从住院医师到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季纯珍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原长春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度过了整整27个春夏秋冬。
在这里,她不仅系统地将儿科专科医疗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临床医生,更第一次走上讲台为医学生讲课,而这些都为日后她成为临床、科研和教学的“多面手”打下夯实的基础。
为小病儿献血,她说自己只是做了医生该做的事
1960年,国家正处于困难时期,儿童普遍存在营养状态差的情况。东北地区缺少日照时间加上营养缺乏,不少孩子都患上了佝偻病,医生的责任感让季纯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季纯珍回忆道,“1960年6月我参加了中国医学科学院专门举办的为期一个月的儿童营养训练班,全国仅有三十多人参加。”
此后,除了日常工作外,以“让更多的孩子健康”为己任的季纯珍经常会去长春市里的幼儿园、托儿所去看望孩子,普及医学知识,鼓励让孩子们晒“日光浴”,有条件的情况下再补充一些维生素D,从而有效降低佝偻病的发病率。
“医者仁心,救死扶伤”是季纯珍作为儿科医生的宗旨。六十年代初期,疑难重症的腺病毒肺炎让刚从医不久的季纯珍记忆犹新。“腺病毒肺炎一般病情很重,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疾病。记得有个不到一周岁的小孩子,妈妈带着他来医院看病的时候已经呼吸困难,快要不行了。”
在当年,对于腺病毒并没有特效药,输血能够提供营养支持,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孩子妈妈却没能配血成功,看着命悬一线的孩子,季纯珍毫不犹豫地为孩子献了血,经过季主任的精心治疗,孩子慢慢恢复了健康。“这个病人是我管的,我是医生,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多年后回忆起这件事,季纯珍依然是简单的话语。
二十余年间,季纯珍在长春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也获得了职业的成长。在完成儿科医生工作的同时,她更肩负起教学的重担。季纯珍回忆道,自己的第一批学生正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我在教授的指导下认真备课,所有的课都能做到铭记在心。”
季纯珍的授课不仅得到教授的表扬,更收获学生的“点赞”。“学生毕业前要下乡巡回医疗,我带领学生白天诊疗病人,晚上我就针对病例跟学生们讲解如何诊断治疗,他们很喜欢听,这样学习效果很好。”
此外,季主任还参加了唐山大地震的救援工作,救治了近百名受灾儿童。她还参加了为期半年的内蒙古奈曼旗巡回医疗。哪里最需要医生,她就出现在哪里,季主任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1986年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6年,季纯珍来到了南京市儿童医院呼吸科病区工作。临床、教学,季纯珍仍是“两手抓”。“当时每天早上查房,查完房就给学生讲课,别的病区的学生也都会来听。”学生里有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的,还有来自湖北医学院的,跟着季纯珍,总有学不完的知识。
季纯珍坦言,自己并不是一位严肃的老师,但是位认真的老师。教学生涯几十载,季纯珍的学生桃李满天下,他们也大都继续在医学道路上发光、发热。南京市儿童医院现任呼吸科主任赵德育就是季纯珍的“爱徒”之一。
赵德育曾表示,季教授讲课注重理论结合实际,生动形象,从不会感觉枯燥,使得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容易,也更加深刻。而且季教授总是会耐心地解答每个问题,这种对医学教学的兢兢业业感染着赵德育。她在季教授身边细心观察、揣磨、学习,把书本知识和临床融为一体,在季教授的言传身教下,赵德育在临床教学方面也迅速成长。她现在是南京医科大学的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儿内科教研室主任,也是学生喜欢的优秀任课老师。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回到南京,直到2016年正式退休,季纯珍始终不曾放弃在教学上的深耕与探索。1990年被聘为南京大学临床医学系副教授、1993年任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在南京大学,季纯珍更是参与组建了医学院儿科教研室。“一开始要组建的时候有很多困难,后来就去上海第二医学院参观考察,观摩老师讲课,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模式。”为了把南大儿科教研室真真正正地做好,季纯珍和同事还走访湖北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不断地交流学习,同时也在九十年代成为这两所大学的兼职教授。
“做人就要好好地做。医生就要好好看病人、治病救人。教学就要把知识真正传授出去。当医生本来就很难,当医生的老师就更难。”回望人生八十余载,季纯珍尽自己的力量,认认真真干好了每一件事,交出了一份满意的人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