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教育部禁了9年还在风靡,兴趣班却连年涨价,家长:不学真不行

每一位家长都热望着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人中龙凤。为了孩子,每一位家长可以说是倾尽全力,耗尽了自己的心血。

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的父母真的是为孩子读书操碎了心。因为在他们眼中,孩子只有考上了好的大学,将来才会有更轻松更高薪的工作。

要说到前些年教育界最为风靡的活动就应当是“奥数”了。在2012年,教育部明确提出,要严禁奥数与中小学录取挂钩。

不,改头换面,奥数又回来了。以前叫做“奥数杯赛”,现在变成了“研学”,以前叫“答题”,现在叫“闯关”。

之前小学领域知名度最高的全国性奥数比赛的迎春杯、希望杯、华罗庚金杯等也只改了名字,叫做“数学花园探秘”、“希望数学少年俱乐部”、“华数之星”而已。

换了个外包装,但是里面内容是一点都没变。

奥数依然是许多名牌学校入学的门槛,没有奥数成绩,你就没有机会进门。网络上,不就有一位家长在网络上发帖表达自己的郁闷吗?她的孩子三年区/市三好,六年来素质评优,还有机器人全国奥赛铜牌,击剑海淀铜牌……

这一连串的荣誉,你能说这个孩子不优秀吗?确实优秀,但是他就是进不了“六小强”,而原因就是他缺少了奥数竞赛的奖牌。学校认为看一个孩子的奥数成绩能够看出一个孩子的智力和思维反应能力。如此,作为家长,能怎么说?

这种情况,不只是在进小学,进初中,甚至高中中广泛存在。就是高中升大学,它也是一块敲门砖。高中尽管不以奥赛成绩作为入学的门槛,但是高中的数学联赛,又有哪一个不是偏题难题怪题呢?

在《最强大脑》这个烧脑的节目当中,每个人都是学霸级别的人物,选手来自清华北大、得过十几个奖项已经毫不稀奇了。

而只要自己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学霸们获得的奖项,肯定都有数学类的,而且节目当中的题目,数学类的也相当多,数独只能算是入门级的。

奥数为什么在家长中还依然有着广泛的市场,根本原因就是它是和孩子的升学与否直接挂钩的。而至于说,是为了培养孩子的数学学习兴趣,或许也有这样的家长,但是不会太多,毕竟孩子本身的学习任务就重,而奥数又是那么烧脑,不浇灭孩子数学的学习兴趣就不错了。

因为奥数锻炼的是孩子的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是决定孩子成绩的一个关键。所以优质的学校才会对这方面如此看重。

当然,各位家长们也不必如此焦虑,毕竟对奥数有硬性要求的并不占多数。只是通过这个现象来提醒一下各位家长,对数学这方面的重视。

其实,奥数并不适合大多数的孩子,毕竟它的偏难怪摆在那里。作为家长,如果真的要想培养孩子的数学学习兴趣,还不如给孩子买一套著名数学教育家刘薰宇的《给孩子的数学三书》。这套书获得了杨振宁、谷超豪等名家的推荐。

《马先生谈数学》以马先生的口吻进行书写,主要讲用图解法求解一些算数问题,图片能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吸引孩子兴趣。《数学趣味》把枯燥的数学内容变成趣味丰富、令人爱读的文字。《数学的园地》稍有难度,但讲述方法巧妙。前两本掌握了,这一本读起来也非常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