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入班办公”,管理学生无死角,是教育的进步还是倒退

班主任“入班办公”,管理学生无死角,是教育的进步还是倒退?

衡量一所学校好不好最主要的标准是什么?不少人肯定会脱口而出——看教学质量,升学率高的学校绝对是好学校。深谙教育之道的人可不会这么草率,他们必定会说,好学校绝对是教育教学管理好的学校,好成绩来自学校良好的管理,因此衡量一所学校好不好,关键看学校管理。

好的管理是一门艺术,包含的内容很多,此处我们只讨论学生管理。学校要管理好学生,说白了就一个关键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养成习惯。学生有了好的养成习惯,学生该如何学习、学生该如何与人交往都不是什么大的问题。关于这一点,所有学校都认识到培养学生养成习惯的重要性,但如何培养?各校有各校的管理措施。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各小学对此抓得都很紧,如何让懵懂又活泼好动的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呢?广东江门一所小学实施“班主任入班办公“模式。具体做法是这样的,在教室里隔出一小块办公区域,正副班主任就在此办公。

“入班办公“模式并不是这所小学发明的,在许多小学早已有之,有人称“入班办公”是一种全方位无死角的管理模式,因此深得学校领导的推崇。确实,小学生活泼好动,假如没有老师管束,容易发生意外;而发生意外后,学校往往会承担管理不善的后果。

出于防患于未然的目的,学校领导就实施了这种管理模式,始终把孩子的举动置于老师的监控之下!但任何一件事都有有利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这种“入班办公”模式的出现还是遭到了不少人的非议,反对这种管理模式的人大有人在。

对教师而言失去了工作的自由度,降低了工作效率。正副班主任整天工作在嘈杂的环境中,怎么可能静下心来好好备课、批改作业?更不要说思考新的教育教学做法了。教师所做的事情无非就是单纯完成任务而已,何况正副班主任整天坐在教室后面,对上课教师也会造成一种压力。

对孩子而言,活泼的天性被正副班主任硬生生地压着,一不小心就可能被老师批评。课间也好、课中也好,始终会觉得有一双眼睛一直盯着自己,如芒刺在背,这种感觉不好受。长此以往,学生是不敢乱说乱动了,但学生的性情会不会向不好的方向发展呢?就很难说清了。

“入班办公”表面上是全方位无死角监控,但真的能做到全方位无死角吗?显然不能!学生只是在老师眼皮底下不敢肆意妄为,一旦走出老师的视野,被压制的天性还是会不自觉地释放出来,让老师们防不胜防,毕竟“入班办公”仅仅是强制性的束缚,而不是真正让学生从心底里认识道理,从而把守规则当作自己行为的规范。

“入班办公”有一定的可行性,实施一阶段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必将大有改观,因此有人认为是一种教育改革,是教育的进步;同时“入班办公”也伴随着不少弊端,最明显的就是压制了学生的天性,因此有人觉得这是教育的倒退!

教育无固定的模式,允许学校不断摸索尝试,没有时间尝试很难判断其好坏。像江门这所小学的尝试,有没有好处、有没有弊端,好处大还是弊端大,都需要在实践中探索,需要时间来证明;或者说,在实践中不断修正措施。总之,教育教学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