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发言稿四年级!唤醒孩子的原动力讲座

大家好,我很荣幸能站在青春小学的讲台上与大家交流家庭教育的心得。其实我并不是最优秀的家长,我的孩子也并不是最优秀的孩子,我跟大家一样在养育孩子的路上摸爬滚打,一路也跌跌撞撞犯过很多错误。今天我把我做了14年老师的经验和做了10年家长的经验一起拿出来与大家共享,只是希望我们做家长的能少一点焦虑,多一点反思,能像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的那样“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以家长的自我成长来唤醒孩子的原动力。



我曾经做了14年高中老师,今天以一个家长的身份在这里与大家一起探讨家庭教育的问题,其实我觉得比我以往在高中里召开家长会时给家长讲话要更有意义。为什么呢?因为这14年教师生涯中,我唯一觉得力不从心的工作体会就是我没办法早一点改变一个高中生的家庭教育,我常常想,教育届要是能够早一点提供家庭教育辅导,也许很多“熊孩子”就能得到正确的指引,而不至于到了高中才一蹶不振。

 

修正家庭教育要趁早


我任教过的学校很多年前生源并不很好,许多学生都存在各种问题。我记得,有一个学生仅仅因为不喜欢别人的走路姿势就找去打架,还有一个因为每天晚上各种爬墙出校白天根本叫不醒,甚至还有一个一整天可以不理任何人一旦说话的时候就是发飙自残的时候。当我对他们的家庭有所了解以后,我才看到,原来所有的奇葩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奇葩的家庭。总结起来,这些问题学生的家庭问题除了我们常见的“家庭暴力”、“隔代养育”、“家庭破碎”等等,还有各式各样的其他问题。他们的“自我”就像苍蝇一样被强力旋转的家庭飞轮抛到空中,轻飘飘无法自控。



对这些问题孩子,其实我们做老师的,既无奈又焦虑。无奈在于,无论你在学校花了多少力气去给他打气增重把他拉回到地上,一旦回到家庭还是立刻漏气飞到天上去继续飘。焦虑在于,我们教育者清楚的知道,家庭教育的作用远远大过了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却一直承担了孩子青少年期的最坏结果。成绩可能还是小事,打架把人打死了,爬墙出去出了意外,老师的几句教育孩子受不了站在楼上闭眼一跳等等,那可是关联生死的大事。老师能怎么办呢?管还是不管呢?管又管不动,不管又责任重大。

正是有了这样的自问,我才在离开教师岗位后倾力于家庭教育,尤其是12岁之前的家庭教育。我之所以说今天的讲座是比我做高中老师开家长会时更有意义的,是因为今天在座的家长是四年级孩子的家长,我们还来得及修正家庭教育,一切都还不晚。

老师之所以管不动高中问题学生,有几个原因:一是15岁以上的孩子价值观已经形成,没有走上社会或遭遇生活变故是很难轻易改变了;二是15岁以上的孩子如果没有与父母形成连贯牢固的信任关系,老师再寻求家庭教育,父母也管不动甚至打不过孩子了,我就见过在学校办公室被自己儿子打趴下只能垂泪的母亲。所以管孩子,不仅要趁早,还要讲方法。

 

管孩子是让孩子“自觉”


对大多数普通家庭而言,家庭教育之难,并不是难在“管不管”,而是难在“怎么管”。

我常听到许多家长说:你看,某某真听话,他父母又不用管,什么都很自觉的。“自觉”这个概念,从心理学上说叫做“内驱力”,更通俗点说叫做“千金难买我愿意”。会管的家长都不只是在嘴上碎碎念,在手上拿棍子,在孩子身后像赶小鸡一样精疲力竭,而是在管孩子的“自觉意识”。一旦你的孩子自觉了,你自然就不用多管了,家庭自然就从鸡飞狗跳的状态回到母慈子孝的温馨中了。但怎么让你的孩子自觉,是家庭教育里一门需要家长好好学习的大学问。



我的一个学生,高一高二都在混日子,课堂睡睡觉课外打打游戏,高三的时候,突然某一天开始认真学习了,考上了一本,现在在X大读研究生。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但他告诉过我,是因为他喜欢上了班里一个优秀的女生,不想被她鄙视。他们俩没能走到一起,甚至这个女生都根本不知道他的心思,但他现在的学习劲头已经完全不是当年那个小小私愿了。这个学生没有被老师们苦口婆心打动,也没有被父亲的棍棒转变,他被自己的爱情感化了。

我说这个例子是想说明,自觉意识是促进孩子进步的最大动力,而我们父母的职责在于唤起他的自觉意识,自我管理自我发现自我成长。

 

对孩子要“尊重”不要“控制”


父母管孩子最容易掉进去的第一个坑就是“听话”,其实你渴望孩子“听话”的深层心理诉求是希望“控制”他。

孩子3岁之前在生活上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强,求生的本能让他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但慢慢长大后,生存能力逐渐强大起来的孩子发现:因为依赖,自己被父母限制了。你这只缸还是金鱼的缸,他那条鱼却已经长成了鲸鱼。这个时候,你对孩子说,听话,就在缸里别动,这是违反常理的。对家长来说,你能力再大,也是一只很大很大很大的缸,而你的孩子是应该住在海洋里的,所以我每次讲座的时候都会提到作家龙应台在《目送》里说的这句话:“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我们要劝告自己的是,孩子不是我们的附属品,他是一个跟我一样的独立的人,我要尊重他,而不是控制他。



家长要和孩子之间有“尊重”和“被尊重”,只需要两个字:“理解”或者四个字:“互相理解”。

要让孩子理解你,你就不要整天居高临下的说自己多牛逼,教训孩子有多熊,而是多跟他谈谈你生活上的苦恼,工作上的不顺利,像对一个朋友倾诉那样跟他闲聊。这方面母亲往往做得相对好一些,所以大多数孩子跟母亲更亲。有一次吃早饭,看到隔壁桌的爸爸独自带女儿吃饭,早已吃好的爸爸一直盯着手机,女儿吃饭非常自觉,但一直像个陌生人一样盯着爸爸的脸。可惜啊,全程爸爸只抬头说过两个字:“快点。”这个爸爸,你怎么才能让孩子理解你?

要理解孩子,相对会难些,需要宽容和等待。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自传式小说《窗边的小豆豆》里有一段,说小豆豆的钱包掉进了粪池里,她偷偷从校工那里背来了大勺去掏粪池,这时候小林校长经过,问明原因后看了一会儿,径自走开,但要求最后要把掏出来的粪便放回去并用土把堆过粪便的地方盖好。小豆豆的钱包没有找到,但她忙活了大半天,竟掏粪掏得心满意足。在这个片段里,小林校长给了小豆豆试错的权利,而小豆豆在尝试中获得了比捡回东西更多的人生体验和心理体验,还有自我克制和自我管理。可以说一个这么不雅的行为背后,孩子其实是在自我成长。



这本《窗边的小豆豆》简直是教科书级的儿童心理学范本,我觉得每个不能理解孩子古怪行为的家长都应该认真读一读。我一直很佩服这位小林校长的忍耐力和对儿童行为的理解力,他总是能搞清楚一个孩子奇怪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我想我们的家长从小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其实他一举手一投足小脑瓜里在想什么也应该是秒懂的,只是被极速涌上来的愤怒和难堪冲昏了头脑,每个家长都要切记:冲动是魔鬼。

 

对孩子要“引导”不要“放纵”


父母管孩子容易掉进去的第二个坑就是“静待花开”,许多家长盲目追求“快乐童年”而放纵孩子的教育,不管不顾,以为时候到了花自然开了。

真正的快乐是自我价值的发现,是获得成就的满足感,而不是无知无觉。我们总是在什么时候最容易回忆起儿童时期的快乐?是啊,就是最不快乐的时候用来感慨的。这给我们的错觉是什么都不懂才是快乐的,但其实做为一个什么都懂了的成年人,你根本回不到什么都不懂的状态,什么都懂了却什么都做不到做不好的失败感才是导致成年人不快乐的根源。而这种失败感恰恰来自于该发展自我能力的青少年时期没能发展。如果童年时期不担心思无须选择只要吃吃喝喝,到头来发现自己矮别人一截,够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你就在成年时期失去的人生的选择权。学习不是为了赚钱为了找工作,学习是为了让自己比别人更有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



放纵并不能给孩子带来终生的快乐,只有目标明确并能为之努力的孩子才有发自内心的快乐和自信。家长不要怕老师来告状,我们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问题不断,这是好事情,教育学上这叫“教育契机”,它指引我们找到孩子的弱点并据此帮助孩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家庭教育引导中非常重要的手段。

孩子打架了,孩子发脾气了,孩子考试太差了。家长不能只是帮他摆平对手,或者摸他顺毛让着他,或者无穷无尽的骂他和罚他,要帮他思考:

发生了什么事?

我理解你的情绪。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那我们怎么办?

这样办会有什么结果?

需要我帮你想个更好的办法吗?

你觉得这个办法怎么样?

下回遇到类似的事情,孩子就能够按照这个思路去独立思考,独立解决,孩子的自觉意识就慢慢建立起来了。


 

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英国BBC电视台拍过一个纪录片《56UP》,中文译名叫《人生七年》,对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14名7岁儿童进行跟踪拍摄,每七年拍摄采访一次他的变化,从7岁一直拍到了他们56岁。纪录片体现的结果是教育的阶层固化,用我们的大白话就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这里并不是指长得像不像的问题,指的是家庭教育传承的问题。也就是说,思想层次决定了人的社会阶层,社会阶层决定了人的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教育方式决定了下一代的思想层次。央视也拍过三集纪录片《镜子》,对好几个问题少年的家庭教育进行了震撼人心的纪录,取名为“镜子”,就是说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你的教育方式决定了你孩子的未来。如果我们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不希望后代走我们的老路,就要从改变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做起,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