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试述石器时代东北地区的聚落》(下)

三、聚落類型與聚落分佈區的初步劃分

石器時代的聚落早已面目全非,按照其水平投影來劃分聚落類型是十分困難的。所以,這裏將依據其他條件來進行類型劃分。

(一)根據住宅形式的不同,可將聚落劃分爲洞廈型聚落與建築型聚落。

1.洞廈型聚落——是聚落的最原始的住宅形式〔3〕。其繁盛時期是在舊石器時代。在這一階段裏,人們直接相聚於天然的山洞、岩廈、岩壁等自然地形,借以防風避雨。廟後山、鴿子洞、明月洞等均屬之。到了新石器時代,這種類型的聚落衹是作爲一種殘留形式而在個別地方存在。並且這時已由單純利用自然洞廈發展到通過人的勞動來改造和彌補天然洞廈的不足。如依蘭倭肯哈達洞穴。洞廈型聚落一般具有面積小、人口容量有限的特點。因此,與其相適應的社會形態主要是原始人群。如廟後山B洞不到300 ?2〔51〕。這樣的每一個洞穴住宅,一般就是一個完整的聚落。新石器時代洞廈型聚落的社會性質與舊石器時代是有所不同的。大興安嶺嘎仙洞面積廣達2,000 ?2,可容納數千人,居住的是拓跋鮮卑的祖先氏族〔52〕。依蘭倭肯哈達洞穴12 ?長,1.5 ?寬,還不及20 ?2,也住着一個小小的氏族〔53〕

2.建築型聚落——其最原始的外在形式應當是所謂“屏風”式建築。即在地面上插入一些木棍、骨骼之類,外覆草、皮等物,其狀若屏風。顯然,這是不夠穩定的。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可能已有比較完整的人工建築聚落出現〔圖七〕。這種聚落是比較穩定的,但是以同時在其附近並存有獵人居住的臨時住宿地爲條件的〔32〕。新石器時代是建築型聚落蓬勃發展的時代。完善的住宅建築普遍出現,還出現了圍墻、城墻等附屬建築〔圖十五〕。建築型聚落一般都是由多數住宅單元集合而成。一般具有面積大、人口容量較大的特點。因此,與其相適應的社會形態主要是氏族公社。

(二)前已述及,聚落一般沿河呈帶狀分佈,並且與河流保持一定的水平距離和垂直高度,這就等於爲聚落確定了兩度空間位置〔圖十六〕。最後一度空間即Z值得確定,首先必須是能夠滿足X、Y的地點。這樣的地點一般有階地、小山、山坡和沙丘等。就根據這些地點的不同,我們可以把聚落劃分成如下幾個主要類型。



1.臺地型——主要是分佈在河流階地上,亦有少數是在高河漫灘上。這裏地勢平坦開闊,堆積土較深厚,有利於建立聚落,也有利於對附近地區的農業、畜牧業資源開發利用,也有利於交通聯繫。很多聚落沿階地延伸方向延展。該類型分佈十分普遍。

2.小山型——分佈於臨河小山的頂部,一般山頂都很平緩。利於聚落建設,又可在山坡上開墾耕地。很大一部分是突起於河邊的孤立小丘,可起到天然防禦作用。一般距河面較高,在30?以上。聚落地域面積相對較小。

3.山坡型——分佈在向河平緩山坡上,大多在山的南、東或西坡上,在山北坡的極罕見,可見朝陽亦是一個重要條件。其地理位置不如臺地型和小山型優越,但在山地相對高度較高、階地不發育的地方,仍然是良好的地點。並且常常可兼有背風之優點,活動地域也較廣泛。

4.丘崗型——多分佈高河漫灘或低階地的固定沙丘或土崗上,一般距河面高度較低,周圍常常是沼澤水漥環境,有利於漁獵進行,但不利於農業發展。聚落面積相對較小,往往具有很大遷徙性。

以上四個主要類型之外,還有其它一些分佈情形。但一般在山谷、低河漫灘及高山頂上很少存在。各種類型的聚落是在各地區都有相間分佈的,但在有的地區以其中一種或兩種爲主。如吉林盆地以臺地型爲主〔108〕,而在嫩江流域卻大部分都是丘崗型聚落〔107〕

在人類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各不同地區之間逐漸產生了差異。在舊石器時代晚期,明顯的人種地域分化出現。到了新石器時代,生產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由於自然條件的差異和人們利用這個自然條件的不同,產生了強烈的生產地域性特徵,生產、文化、社會形態都具有發展不平衡的現象〔26〕。而且與中原地區相比,東北地區的歷史不平衡現象保持更久,年代更加複雜〔100〕。這種現象在聚落地理上的反映,就是具有相似經濟文化生活的聚落點在一特定區域內的集合——聚落分佈區的存在。

在此,試依據薩烏什金關於聚落分佈區的基本概念,利用佟柱臣先生等人對於東北文化區域研究的基本成果〔25〕〔27〕〔28〕〔29〕〔30〕,從地理結構角度出發,來對東北聚落分佈區進行初步劃分。聚落分佈區的次一級單位是聚落分佈帶。它是一種居民點群,在新石器時代,這種居民點群的交通網——河流水系將彼此緊密聯繫在一起。它們具有基本相同的經濟利用〔4〕

聚落分佈區的劃分,將主要依據如下原則:(1)經濟文化上的共同性。(2)自然環境極其利用的相似性。(3)歷史發展上的相對系統性。綜合考慮上述原則,試擬將東北地區的聚落劃分成:I.呼倫貝爾高原區。II.遼西丘陵平原區。III.松嫩平原區。IV.吉長丘陵區。V.遼東半島區。VI.三江平原區。VII.東部山地區。共7個一級聚落分佈區〔圖十七〕

 

I.呼倫貝爾高原區——東至大興安嶺,南止於阿爾山、太平嶺一帶。包括整個呼倫貝爾高平原。這裏第四紀河湖沉積和風成沙廣佈,沒有很好發育的水文網。所以,整個區域內聚落分佈密度不大。河湖窪地和階地發育,水草豐美,爲原始人類活動提供了條件〔14〕。各地均有聚落遺址發現,而在克魯倫河、烏爾遜河和呼倫湖沿岸分佈較爲集中。聚落形成歷史悠久,早在2—3萬年前就有扎賚諾爾蘑菇山聚落存在。中石器時代遺存有扎賚諾爾東露天礦和海拉爾西山。舊石器時代以大型打製石器爲獨特特徵,新石器時代以壓製石器爲主。以狩獵經濟爲主,石鏃是十分得力的武器。根據已有發現,少見捕魚工具,大概漁撈業不甚發達。其原因可能是與冬季寒冷而漫長有關——大部分地區全年有6個月月均溫<0℃〔14〕。也有微量的農業經濟存在。由於經濟性質所決定,一般聚落具有較大的遷徙性。文化性質及其發展都很單純,與松嫩平原區的文化具有很密切關係。

II.遼西丘陵平原區——北以阿爾山、太平嶺與呼倫貝爾高平原區相鄰,北東界線大致在索倫—白城—乾安—長嶺—雙遼一線,東大致以遼河爲過渡界線。包括大興安嶺南部、遼西山地及西遼河平原丘陵地區。這裏較之呼倫貝爾高平原區氣候溫和,降水也較多。如通遼1月均溫爲14.5℃,海拉爾1月爲-27.1℃〔14〕。加之地形起伏不大,故農業十分發達,兼有畜牧經濟,擁有較長期的定居生活。雖然現在很多地區是一片沙地,但在新石器時代,卻都是一派郁郁蔥蔥的景象〔15〕。由於地近中原,得天獨厚,受到中原先進文化的深刻影響,歷史進程幅度很大。扎魯特旗勿乎井早期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的大型打製石器亦反映出這一地區的文化來源與呼倫貝爾高平原區有共同成份,但也有大興安嶺東部區域的文化成分〔圖一〕,早期聚落有鴿子洞、西八間房等。主要有西喇木倫河、烏爾吉木倫河、英金河、老哈河、敖來河、大凌河、呼林河等聚落分佈帶。可進一步分爲西喇木倫河河北亞區與西喇木倫河河南亞區。河南亞區農業經濟絕對優勢,河北亞區與農業經濟並存的狩獵和畜牧業也較爲發達。但二者在地域上交錯滲透,在時間上似乎也有早晚之別。經濟文化的發展比較複雜。

III.松嫩平原區——其西南與遼西丘陵平原相鄰,西與呼倫貝爾高平原區相接。南部經長嶺至德惠,然後大約沿200 ?海拔等高線延至五常—阿城—通河一線。東北循小興安嶺上至黑河。基本相當於松嫩平原地區。西、東、北三面都是山地環繞,地勢低平,水網發育,沼澤小湖廣佈,爲漁獵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14〕。早在一萬年前,在呼瑪十八站就有舊石器時代聚落存在,到了中石器時代,有哈爾濱顧鄉屯遺留。新石器時代聚落分佈密度大,數量多。主要經濟活動爲漁獵業,到晚期有一定程度的農業出現。聚落類型多爲丘崗型。最主要的聚落分佈帶爲嫩江聚落分佈帶,尤以齊齊哈爾、昂昂溪一帶分佈最爲密集。早期主要分佈區域在嫩江流域,晚期有向南發展的趨勢,過渡到以嫩江下游、松花江中游一帶爲分佈中心。

IV.吉長丘陵區——北鄰松嫩平原區,西連遼西丘陵區,東界爲張廣才嶺、威虎嶺、龍崗山,南以鐵嶺、摩離紅山爲界。爲一丘陵淺山區,海拔一般在200—750 ?之間,階地發育,地勢較開闊。聚落多爲臺地型和山丘型。有伊通河、松花江、拉林河、輝發河等主要聚落分佈帶。其中吉林、長春附近地區,聚落分佈十分密集。主要以農業經濟爲主,種植粟黍之類作物,盛行豬的飼養。但也有相當比例的漁獵經濟。早期以打製和壓制時期爲主,晚期以磨製時期爲主。

V.遼東半島區——包括鐵嶺、摩離紅山、老禿頂子山、四方頂山以南的整個遼東半島區。多爲侵蝕低山及沿海平原,水系發育短小〔14〕,聚落分佈在四周較低緩地區。這裏有東北地區最早的廟後山聚落。農業和定居生活的歷史都十分悠久。早在六千年前就出現了完備的房屋建築,中後期受到山東半島先進文化的深刻影響,社會發展更爲迅速。狩獵和畜牧一直和農業相並存,獐、鹿是主要獵獲物。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貝殼採集在該區的沿海區域經濟中佔有很大比重,沿海聚落遺址中心處處可見深厚的貝殼堆積,反映了人們利用自然的豐富多樣性。沿海很多島嶼,如廣鹿島、長山島上都有稠密的聚落分佈,說明當時已具有相當程度的舟楫利用。

VI.三江平原區——東北起自黑龍江中游的黑河,東與松嫩平原區相鄰,南部大致以佳木斯—七台河—雞西一線爲界。以三江平原地區爲主體。全區地勢低平,略呈波狀起伏,一般海拔在100 ?左右,濕地沼澤廣泛發育,有一些比高<200 ?的低山殘丘散佈其間,階地普遍存在〔14〕。是從事農耕漁獵的好場所。根據目前發掘情況判斷,其主要經濟形態是漁獵經濟,到晚期出現了穩定的農業經濟。聚落類型主要是臺地、小山、丘崗三種類型。有烏蘇里江、新開流、蜿蜒河等聚落分佈帶。

VII.東部山地區——北鄰三江平原,西接吉長丘陵區,南界遼東半島區。以東部山地爲主體。這裏雖然山高谷長,但山地間谷地開闊,河流階地發育,土壤肥沃,面積較寬廣,低谷常爲草甸或沼澤,加之瀕臨海洋,水汽充足,濕度宜人,爲原始農業及人類生活提供了良好條件〔14〕。縱向分佈的平行山谷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人們與西部地區的文化聯繫,但遼東半島的文化卻通過縱向谷地由南向北傳佈。由於這種聯繫,區域內具有很大的共性,一般都是在農業經濟的支配下,顯示出強烈的漁獵經濟色彩。由於南北間距離很大,加之山區聯繫畢竟困難,因之,南北間也有很大差異。可進一步分爲牡丹江、圖們江、渾江三個亞區。有牡丹江、綏芬河、海浪河、烏斯渾河、頭道江、富爾江、渾江、鴨綠江等主要聚落分佈帶。

需要指出的是,由於歷史發展的複雜性和考古發掘的局限性,上面的區域界線衹能表示一個大概的區間,並不具有嚴格的界限意義。

 

結  語

綜合以上敘述,我們可以得出如下幾點認識:

1.東北地區聚落形成的歷史是十分悠久的,是華北地區原始人類向東北發展的結果。最遲在距今一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整個東北地區就都已有聚落存在。最早的聚落形成於四、五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早期。

2.在整個石器時代裏,尤其是在舊石器時代中,人類對自然界的依賴性是極其巨大的,是從完全依靠佔有自然界開始的。但人類也在自然界上面打下了自己的烙印——首先是聚落。人類歷史的第一需要是生存,河流最大限度地爲人類提供了保障生存的條件。因此,聚落就在河邊有利的地形條件下建立和發展起來。

3.舊石器時代的聚落雖然受環境牽制可以發生遷移和重新分佈,但自然環境對於人類的可能供給量是大於人類對於自然的索取能力的。因此,聚落一般還是比較穩固的。普遍的到處遊蕩的生活,應該是舊石器時代末期到中石器時代的存在。其產生與自然環境的變遷密切相關。S到了新石器時代,定居生活已十分普遍。

4.人工建築房屋的出現,是聚落的一個大發展,但不該是聚落出現的標誌。天然洞穴與人工住宅是聚落的兩種不同形式,二者是發展和繼承的關係。

5.新石器時代,人工建築居址是聚落的普遍形式。目前東北地區所發現的最早的人工建築聚落殘存,距今約6,000年左右。由半穴居逐漸向地面上升,也是東北地區原始住宅發展的一般規律。

6.雖然新石器時代的生產力有了很大發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但這種進步是不足以與大自然相比擬的。而且新的生產方式的出現,又使人類對自然環境產生了更爲密切的依賴關係。因此,河流仍然將聚落限制在距其有限的高度和距離之內。並且河流的變化,往往也就導致聚落位址也隨之發生相應的變化。

7.河流把聚落吸引在身邊,也爲聚落的發展定出了綱要。新石器時代的聚落一般是以同等的地位沿着一定的河流、地形組成爲帶狀系統。聯繫這個系統的紐帶是交通線——生命線——河流。

8.新石器時代的聚落,總的分佈範圍是有限的,僅限於河流兩岸適宜的地形,但在河流沿岸的分佈,特別是一些自然條件十分有利的個別河段,分佈密度確實是很高的。甚至可以和現代村落的密度相比擬。每一聚落的地域範圍也是很可觀的,一般在1,500 ?2—500.000 ?2之間。

9.防禦措施一直是石器時代聚落的重要問題。在早期人們完全利用天然地形、水流等來保護自己,到了晚期,在個別地方開始出現了城墻等整體防禦建築。

10.根據住宅形式的不同,可將聚落劃爲洞廈型與建築型兩種聚落類型。根據聚落所處地理位置的不同,可將其分爲臺地型、小山型、山坡型和丘崗型四種基本類型。

11.由於社會發展的不平衡性和自然環境的差異性,產生了不同地域間聚落經濟文化性質及其發展的分化。據此,可將東北地區的聚落分成呼倫貝爾高平原、遼西丘陵平原、松嫩平原、吉長丘陵、遼東半島、三江平原、東部山地7個一級聚落分佈區。

車爾尼雪夫斯基說過:“文明是歷史的成果。”〔11〕在結束本文的時候,我們應該說:文明首先是地理環境的成果。

 

一九八一年四月五日,初稿

 

 

——————————主要參考文獻———————————

 

1.史念海:《石器時代人們的居地及其聚落分佈》,見《河山集》,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63年9月第1版。

2.陳橋驛:《歷史時期紹興地區聚落的形成與發展》,見《地理學報》1980年第35卷,p23。

3.下中彌三郎編輯:《大百科事典》。昭和7年11月19日平凡社發行,第12卷,p401—402。

4.ю.г.薩烏什金:《蘇聯居民點的地理研究》,見《人口地理與城市地理》,楊吾揚、汪安詳譯,科學出版社,1959年11月版,p74—78。

5.W.克利斯泰勒:《城市的系統》,嚴重敏譯,鄧靜中校,見《地理譯叢》1964年第4期,p52—55。

6.方德修:《東北地方沿革及其民族》,1969年,台灣開明書店出版。

7.、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卷,p22。

8.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54年10月第1版,p22。

9.恩格斯:《自然辯證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8月第1版,p151—152。

10.P.W.卡博:《自然與人的關係是社會文化地理學的對象》,見《人口地理與城市地理》,楊吾揚、汪安詳譯,科學出版社,1959年11月版,p27。

11.沃斯卡年:《論地理環境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鍾元昭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p9,p29,p77—80。

12.孫肇春:《東北地區新構造運動及其在自然地理中的作用》,見《地理學報》1959年第6期,p447—458。

13.朱景湖:《黑龍江省新構造運動的初步研究》,見《哈爾濱師範大學學報》1980年第1期,p28—45。

14.任美鍔:《中國自然地理綱要》,商務印書館,1979年7月第1版。

15.朱震達:《中國沙漠概論》,科學出版社,1980年8月第2版。

16.B.W.西尼村:《亞洲中部氣候變遷中的大地構造因素》,楊郁華譯,韓慕康校,見《地理學報》1956年第4期,p260—267。

17.裴文中:《中國舊石器時代的文化》,見《科學通報》1955年第1期,p30。

18.文物編輯委員會:《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出版社,1979年11月版,p80,p100,p113。

19.郭沫若:《中國史稿》,人民出版社,1976年7月第1版,第一冊,p11—12。

20.K.P.奧克萊:《石器時代文化》,周明鎮譯,科學出版社,1965年5月第1版,p33。

21.尹達:《新石器時代》。

22.石興邦:《略談新石器時代晚期居住遺址的發掘》,見《考古通訊》1956年第5期,p69—90。

23.楊鴻勛:《仰韶文化居住建築發展問題的探討》,見《考古學報》1975年第1期,p39—71。

24.黑龍江省考古隊:《黑龍江省原始文化初論》,1979年3月(內部油印稿)。

25.佟柱臣:《試論中國北方和東北地區含有細石器的諸文化問題》,見《考古學報》1979年第4期,p403—421。

26.佟柱臣:《中國原始社會晚期歷史的幾個特徵》,見《考古》1960年第5期,p27—31。

27.佟柱臣:《吉林新石器文化的三中類型》,見《考古學報》19  年,p31—38。

28.佟柱臣:《东北原始文化的分佈與分期》,見《考古》1961年第10期,p557。

29.佟柱臣:《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學常識》,見《考古》1960年第8—9期。

30.安志敏:《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學上的主要成就》,見《考古》1959年第10期。

31.周明鎮:《從脊椎動物化石上可能看到的中國化石人類生活的自然環境》,見《科學通報》1955年第1期,p15。

32.博里科夫斯基:《蘇聯舊石器時代住宅建築的研究》,蓋培譯,柯夫校,見《考古》1960年第6期,p42—52。

33.游壽、于蓮英:《黑龍江省和內蒙古呼盟的舊石器晚期骨製工具》,見《北方論叢》1980年第1期,p94—95。

34.金牛山聯合發掘隊:《遼寧營口金牛山舊石器文化的研究》,見《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1978年第16卷第2期,p129。

35.楊文才、傅雲平:《本溪山城子廟後山洞穴遺址第四紀地層的初步研究》,見《廟後山人》,本溪市、本溪市歷史學會,1979年10月編(內部交流稿),p16—21。

36.周培學、孫玉峰:《廟後山地區古地理的初步探討》,見《廟後山人》(同上),p10。

37.王尚尊、張麗黛:《廟後山人的生產活動和生活情景初探》,見《廟後山人》(同上),p8。

38.張鎮洪、許振宏:《廟後山遺址的發現及其意義》,見《廟後山人》(同上),p1。

39.鴿子洞發掘隊(遼寧省博物館、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遼寧鴿子洞舊石器遺址發掘報告》,見《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1975年第13卷第2期,p122。

40.姜鵬:《吉林安圖晚更新世洞穴堆積》,見《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1975年第13卷第3期,p122。

41.吉林省考古研究室、吉林省文物工作隊:《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歷史見證》,見《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編輯委員會編,文物出版社,1979年11月第1版,p100—112。

42.魏正一、干志耿:《呼瑪十八站新發現的舊石器》,見《求是學刊》1981年第1期,p118—120。

43.新華社稿:《黑龍江右岸發現的舊石器時代遺址》,見《人民日報》1978年1月24日弟4版。

44.遼寧省博物館:《凌源西八間房舊石器時代文化地點》,見《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1973年第11卷第2期。

45.汪宇平、米文平:《扎賚諾爾的舊石器文化》(內部交流稿),1980年。

46.金牛山聯合發掘隊:《遼寧營口金牛山發現的第四紀哺乳動物群及其意義》,見《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1976年第14卷第2期,p120。

47.吳汝康:《遼寧建平人類上臂骨化石》,見《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1961年第4期,p287。

48.蔡家騏:《塔薩代人的發現》,見《地理知識》1979年第11期,p24。

49.安志敏:《關於我國中石器時代的幾個遺址》,見《考古通訊》1956年第2期,p72—78。

50.安志敏:《海拉爾的中石器遺存——兼論細石器的起源和傳統》,見《考古學報》1978年第3期,p289。

51.李恭篤、劉興林:《關於廟後山洞穴遺址新石器時代文化初步研究》,見《廟後山人》,本溪市、本溪市歷史學會,1979年10月編(內部交流稿),p16—21。

52.米文平:《鮮卑石室的發現與初步研究》,見《文物》1981年第2期,p1—7。

53.李文信:《依蘭倭肯哈達的洞穴》,見《考古學報》1954年第7冊,p61—75。

54.遼寧省博物館、旅順博物館、長海縣文化館:《長海縣廣鹿島大長山島貝丘遺址》,見《考古學報》1981年第1期,p63—109。

55.沈陽市文物管理辦公室:《沈陽新樂遺址試掘報告》,見《考古學報》1978年第4期,p449—466。

56.遼寧省文物幹部培訓班:《遼寧北票豐下遺址1972年春發掘簡報》,見《考古》1961年第3期,p197—210。

57.黑龍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隊:《肇源縣白金寶遺址第一次發掘》,見《考古》1980年第4期。

58.黑龍江省博物館:《東康原始社會遺址發掘報告》,見《考古》1975年第3期,p158。

59.吉林大學歷史系文物陳列室:《吉林西團山子石棺發掘記》,見《考古》1960年第4期,p35—37。

60.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遼寧工作隊:《敖漢旗大甸子遺址1974年試掘簡報》,見《考古》1975年第2期,p99—107。

61.吉林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吉林農安田家坨子遺址試掘簡報》,見《考古》1979年第2期,p136—140。

62. 吉林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吉林扶餘北長崗子遺址試掘簡報》,見《考古》1979年第4期,p141—144。

63.遼寧省博物館、昭烏達盟文物工作站、敖漢旗文化館:《遼寧敖漢旗小河沿三種原始文化的發現》,見《文物》1977年第12期,p1—15。

64.黑龍江省博物館:《黑龍江東寧大城子新石器時代居住址》,見《考古》1979年第1期,p15—19。

65.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內蒙古發掘隊:《內蒙古赤峰藥王廟夏家店遺址試掘簡報》,見《考古》1961年第2期,p77—81。

66.黑龍江博物館:《黑龍江寧安牛場新石器時代遺址清理》,見《考古》1960年第4期,p20—22。

67.吉林省博物館:《吉林江北土城子文化遺址及石棺墓》,見《考古學報》1975年第1期,p43—52。

68.李蓮:《吉林安廣縣永合屯細石器遺址調查簡報》,見《文物》1959年第12期,p37。

69.黑龍江省博物館:《黑龍江省海浪河中下游考古調查簡報》,見《考古》1965年第1期,p4—5。

70.陳相偉:《吉林輯安渾江中游的三處新石器時代遺址》,見《考古》1965年第1期,p42—43。

71.吉林省文物管理會:《吉林通化市江口村和東江村考古發掘簡報》,見《考古》1960年第7期,p23—66。

72.康家興:《吉林江北土城子附近古文化遺址及石棺墓》,見《考古通訊》1955年第1期,P34—38。

73.許明綱:《莊河縣新石器時代遺址》,見《文物》1960年第10期。

74.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內蒙古工作隊:《內蒙古巴林左旗富河溝門遺址發掘簡報》,見《考古》1964年第1期,p1—5。

75.康家興:《渾江中游的考古調查》,見《考古通訊》1956年第6期,P25—30。

76.李蓮:《白城發現細石器文化遺址》,見《文物參考資料》1958年第11期,p78—80。

77.朱鳳瀚:《吉林奈曼旗大沁他拉新石器時代遺址調查》,見《考古》1979年第3期,p209—222。

78.呂遵諤:《內蒙古林西考古調查》,見《考古學報》1960年第1期,p9—22。

79.【案以下剛剛電腦發生故障,造成錄入好的文稿脫落不存,故掃描補充這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