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的张某写就的论文《安德烈·高兹的非物质理论》
18岁的高中生竟能以第一作者身份写就一篇马克思主义学术论文?
近日,一篇名为《安德烈·高兹的非物质理论》的论文在网上被热议,该文第一作者是年仅18岁的高中女生,第二作者则是她的母亲吴宁,也是一名大学博导。
有网友揣测吴宁帮助女儿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文章,是为了获得两所大学自主招生的优先考虑。
6月3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事人吴宁回应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她与上述论文第一作者、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学生张某确系母女关系。
她强调,女儿在书香世家成长,从小读四书五经,有能力撰写学术文章。
吴宁说,即便孩子满足了两校自主招生的优先条件,一样要参加后续考核,最后还是要靠成绩说话。之所以网上出现上述言论,是某些学者因嫉妒而打击报复。
18岁高中生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
5月底至6月初,一篇名为《安德烈·高兹的非物质理论》的论文在网上走红。走红的原因是,该文第一作者是年仅18岁的高中生,第二作者则是大学博导。
,、湖北省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暨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融通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非物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论文显示,《安德烈·高兹的非物质理论》的第一作者是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学生张某,1997年出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
论文的第二作者则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宁,1966年出生,主要从事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
这篇论文的走红引来了网民的热议。
一些网民不解,张某如何能在高三繁重的课业之余,依然“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
还有人提出,吴宁一直在研究高兹,怎么突然从第一作者变成第二作者,研究助理从博导变成高中生?
澎湃新闻注意到,这是一篇学术性较强的论文,围绕安德烈·高兹关于“非物质劳动”的论述展开,阐释了非物质劳动极其特征、非物质资本和非物质价值、非物质劳动的生态意蕴等方面的内容。这篇论文有45处引用了其他文献。其中,对高兹英文著作《The Immaterial: knowledge, value, capital》的引用达35处。
、湖北省教育厅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院的公开信息,上述论文所参与的相关研究项目负责人均为吴宁。
澎湃新闻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发现,过去10年,吴宁参与发表了至少21篇题目包含哲学家“安德烈·高兹”的学术论文,其中独立发表5篇,以第一作者合作发表5篇。
高中生张某的学术成果,除了前述《安德烈·高兹的非物质理论》外,,该文的共同署名作者同样是吴宁。
论文恰好满足高校自主招生优先条件
张某已获得2015年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自主招生考核资格。
引发更多质疑的是,即将于今年夏季高中毕业的张某,已经获得2015年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自主招生考核资格。
由于论文的发表,使张某刚好符合两校招生简章中对报名学生“优先考虑”的要求,一些人质疑张某在吴宁的帮助下发表论文,正是为了获得自主招生的考核资格。
澎湃新闻查询证实,张某确已获得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5年自主招生考核资格。
张某的名字在武汉大学自主招生名单上。
其中,张某的武汉大学考核资格来自哲学学院。
根据《武汉大学2015年自主招生简章》,如果申请哲学基地班且满足五项优先条件之一,参加自主招生的高中毕业生可获优先考虑。
其中一项优先条件是:高中阶段独自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公开发表文学作品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论文,或在出版社正式出版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出版物。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5年自主招生简章》也有类似的规定。
《安德烈·高兹的非物质理论》发表在2015年第2期《鄱阳湖学刊》上。
根据《鄱阳湖学刊》主管、主办单位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网站登载的信息,该刊创办于2009年,主要刊登海内外生态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成果,目前为双月刊。
。
该刊官网显示,,主要为各级党政干部、企事业单位的经营决策者和社科理论工作者学习党的基本理论提供辅导服务。该刊1986年创刊,目前为双月刊。
当事人:女儿成绩优秀,有能力写就论文
6月3日上午,吴宁在电话中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张某确系她的女儿,文章也是两人合作发表。不过她强调,张某有这个能力。
“她有这个能力写文章。我们是书香世家,有家学渊源。孩子从小就读四书五经,受这方面熏陶,况且她成绩很优秀。”吴宁说。
对于张某论文发表和自主招生之间的联系,吴宁回应道,自主招生只是张某升学的途径之一。尽管论文满足两校优先考虑的条件,但在这之后,张某还是要按程序参加自主招生考核,靠成绩说话。
她告诉澎湃新闻,网上出现的相关言论完全是某些学者的,接听来电前她已获悉是谁制造了它。
吴宁表示,正朝着法制化方向发展,高考制度也越来越透明。她之所以被“打击报复”,是制造的学者心胸狭隘,见不得别人优秀,“(这种)行为很不干净,好比庄子所言‘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中的‘窃国者’。”